“袖珍學校”裡的“麻雀課”

【一線講述】

祖國的偏遠山區,有很多不足100人的“袖珍學校”,它們是全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是教育扶貧的“最後一公里”。我們支教團的任務就是盡力爲這裡的孩子們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其中,發展美育是重要一環。

2014年,我第一次來到貴州鎮寧縣木廠小學。學校共80名學生、3名教師,主要開設語文數學科目,美育課程幾乎爲零。這種情況也是其他“袖珍學校”面臨的普遍難題

支教過程中,孩子們常問我:彩虹爲什麼是彩色的?長城是建在雲朵上的嗎?城裡高樓有眼前的山高嗎?他們從未見過樂譜鋼琴水彩,也不知道音樂會、畫展舞臺劇。我常常想,貧窮限制了山區孩子的視野侷限了他們自我成長的空間,如果能開拓美育課程,引導他們認識美、體驗美、創造美,激發他們體驗生活、感受世界、不斷創新,那該有多好。

支教團成員都有類似想法。我們用近7年時間摸索出一套課程體量小、授課方式活、教學內容“土”、受衆學生少、價值導向精的鄉土課程,因爲擁有“小”“活”“精”等特點,被大家稱爲“麻雀課”。

我們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探索鄉土教育經驗,不做城市教育的翻版。比如,在貴州苗寨的學校裡開展蠟染藝術蘆笙舞等鄉土課程,將美術、音樂與鄉土文化充分融合,既節約了教學成本,也促進了鄉村美的迴歸。

“麻雀課”授課方式靈活,可以在不同學校實現差異化佈局。我們在不同的學校分別設置民族舞、音樂、美工等課程,並在區域內建立美育“共同體”,推動學校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爲了讓課程設置更科學,我們聘請了北京師範大學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專家出謀劃策,打造標準化課程體系。如今,審美教育、勞動教育、鄉土教育等60多門微課程矩陣逐步形成,範圍拓展到黔、川、隴等地的60餘所學校,開設美育課程15000多課時,參與支教老師300多人,累計聽課學生20000餘人次。

現在,第一批受教學生已有不少考上了大學,從事與音樂、美術等相關的學習和研究,還有一些學生加入我們,成爲“麻雀課”的志願者,以實際行動反哺山區、奉獻力量

項目團隊

本報記者 李曉張國聖晉浩天嚴聖禾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張運林小楚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