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故鄉》系列劇評 《星星的故鄉》:返鄉劇新表達中的青春力量

近日,由中央電視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等單位出品的《星星的故鄉》在CCTV-1熱播。該劇講述了在寧夏賀蘭山下的戈壁灘上,兩代葡萄酒產業辛勤耕耘與開拓者們心懷夢想,以矢志不渝的創業精神,書寫了“戈壁變綠洲”的故事,展現了兩代葡萄酒人堅守傳承、攻堅克難的精神面貌,引發了觀衆的廣泛共鳴。

《星星的故鄉》是首部以葡萄酒全產業鏈爲題材的電視劇,該劇以寧夏這片土地上葡萄酒產業的興起爲背景,生動展現了在政策引導下,中國葡萄酒人向着“當驚世界殊”的夢想勇往直前的歷程。劇中深入刻畫了主人公們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的堅韌不拔,以及他們爲實現夢想所做出的犧牲與奉獻,不僅書寫了返鄉劇的當代表達,表達了對現實的多重關切,也讓更爲年輕化的鄉村振興故事走入觀衆的心中。

中國品牌蘊含着中國價值,中國釀造凝聚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該劇不僅是一部聚焦寧夏葡萄酒業變遷的作品,也是一部通過小切口講述大時代的力作,本劇生動展現了在政策支持和引導下,百萬畝葡萄長廊匯聚起越來越多的葡萄酒“追夢人”,葡萄酒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的故事。它不僅僅是關於葡萄種植與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更是關於兩代人不忘初心、勇於堅守與創新的故事。在《星星的故鄉》中,葡萄酒是寧夏對話世界的語言,也是世界感知寧夏的紐帶。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還有着鮮明的地域特色。爲了真實呈現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現狀,《星星的故鄉》團隊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工作,在劇中展現了賀蘭山地區的悠久歷史與地域地貌特點等獨有元素,滲透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觀衆在觀看劇集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葡萄酒鄉的魅力。

同時,該劇以親情、愛情、友情、鄉情爲支點,用動人的筆觸塑造了豐富的角色羣像,從懷揣夢想的酒莊莊主歐陽父女,到石頭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工,從整日沉醉於酒窖裡的釀酒師齊路、石茗山,到一心撲在葡萄酒事業上的好乾部秦賀明……這些真實的人物有着不同境遇、不同層次的夢想與追求,但他們都在賀蘭山東麓拼搏奮鬥、向陽生長。《星星的故鄉》力求劇中人物貼近真實生活,而該劇帶給觀衆的共情也正是源於全劇在人物塑造上的立體化和多樣化。

《星星的故鄉》的熱播原因,更在於它所傳達的深層次主題——鄉村振興與個人成長。歐陽易星在父親昏迷不醒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承擔起家族企業的重擔,展現了新一代“葡萄酒人”的堅韌與智慧;齊路憑藉自己的才華和毅力,逐漸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成長的縮影,也是葡萄酒業變革的見證。由此,該劇立足中國葡萄酒產業振興,生動講述了中國寧夏葡萄酒產業者們積極溝通世界、創新不止的故事,塑造了開放包容、積極自信的新時代中國產業者形象,更致敬那些默默堅守、勇於創新的中國葡萄酒人。

更爲可貴的是,《星星的故鄉》還通過“貼地飛行”的現實書寫,讓共鳴感延伸到普通人的生活,向人們傳達出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劇中的男、女主人公懷揣着各自的夢想——歐陽易星的音樂夢想,齊路的釀酒師夢想——走進觀衆視野,在面對現實時,發生錯位與偏離,但齊路堅持不懈,歐陽易星在夢想與現實面前,她選擇了使命與擔當,但她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這部劇照進現實,用鮮活的影像呈現“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其中對於西北人民奮力拼搏的展現,給予年輕人不斷勇往直前、實現自我的勇氣。

以青春敘說情感,以個體見證時代,《星星的故鄉》將返鄉創業題材搬上熒屏,以溫暖的底色關注年輕人返鄉創業、鄉村振興等熱點議題,讓青春價值與時代精神交融,爲返鄉劇注入新的人文溫度。這種現實性和情感性的共存正是《星星的故鄉》能夠在衆多作品之中突圍而出的重要原因。《星星的故鄉》的節奏輕快、劇情流暢,在體現社會厚度的同時,也以溫暖動人的真情流露引發共鳴,爲返鄉劇注入正向價值和人文溫度,拓寬了返鄉劇的容量與邊界。(牛夢笛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編輯、中國視協理論評論專委會委員)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