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工程重啓 梧棲白海豚館改成「海洋生態館」

▲「白海豚館」重新定位爲「海洋生態館」,興建工程重新啓動。(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臺中報導

臺中梧棲觀光漁港原本計劃興建「白海豚生態館」,新市府上任後重新定位爲「海洋生態館」,並於2日重新啓動興建工程。市長林佳龍解釋,「暫時停工是爲了更完美的設計」,未來將以「海線雙星」計劃爲藍圖,結合生態教育遊艇碼頭服務中心景觀餐廳

林佳龍表示,白海豚屬保育類動物,當「白海豚生態館」興建時就引發各界質疑,擔憂建築淪爲「蚊子館」,因此市府要求承包商在完成基礎階段工程後暫停施工以利重新定位後續發展方向

中華白海豚。(圖/取自農委會林務局

林佳龍說,經過半年的檢討再定位,市府堅守原本預算額度,將在6億元以下完成海洋生態館,工程期程也不會延後預計在105年底前完工;未來這裡的設計將結合臺灣海峽、大甲溪生態流域,並串連自行車道人本步道,是觀海的好地點,不僅可以到高美溼地看夕陽,還可以到梧棲漁港吃海鮮,是親子假日共遊的好去處。

林佳龍指出,市府將以「溼地到海洋」爲主軸,整合高美溼地特殊地理景觀、豐富的海洋資源,把目前的白海豚生態館重新定位爲結合「遊艇碼頭旅客服務中心」、「生態教育」及「海濱景觀餐廳」三合一的大型海洋生態館,不僅提供臺灣種類最豐富的水母水族館、展示本島沿海魚類,也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生態保育觀念

市議員楊典忠說,和林佳龍從11年前就討論過高美溼地及海線地區規劃,現在看到這些計劃一步步實現中,感到十分欣慰,也建議市府在建設過程中,務必將生態發展納入考量;此外,由於海線地區建築易受侵蝕,也須一併思考維護建築壽命問題

▼原本計劃興建的「白海豚生態館」模擬圖。(圖/臺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