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5年死亡率過半 「三大症狀」提早發現免突猝死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舉行心臟衰竭衛教記者會。(圖/記者趙於婷攝,下同)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心臟疾病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而健保署2014年的統計資料也顯示心臟衰竭是平均住院天數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大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指出,心臟衰竭是最容易急速惡化猝死和國人最常忽略的疾病,死亡率5年高達50%。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指出,曾經遇過一名72歲老婦在醫院復健時突然休克,原本已宣佈院內死亡,但最後卻在急救30分鐘後恢復生命跡象,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住在加護病房靠呼吸器維生約2個禮拜才拔管,出院後仍需慢慢治療,所幸發現的早才救回一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大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 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副秘書長楊寧怡說明,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楊醫師比喻,一般人踩飛輪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喘,但心臟衰竭的患者可能連走路去上廁所就會喘,晚上也會喘到無法呼吸。而在臺灣心臟衰竭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是8天,死亡率更是高於大家都害怕的癌症。另外.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全臺每年約有兩千萬人因嚴重心臟衰竭住院,若未經妥善治療,三個月內住院率更高達30%。心臟衰竭的症狀不明顯,常常會因爲突發性昏迷住院後才發現罹病,黃建龍也提醒,若出現「累、喘、腫」或夜晚胸悶難耐,甚至需要開窗透氣就需要特別注意,而有心臟衰竭的患者在飲食方面限制水分(500公克)和鹽分的攝取,每天量體重、尿量和血壓。黃建龍強調,如果感到容易疲勞、活動力降低、喘、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和尿量減少就有可能是心臟衰竭徵兆,而心臟衰竭雖然發生在老年者居多,但也是有年輕案例,算是各年齡層都會發生的疾病。▲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