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歸來不看橋(大地風華)
孫現富
聽說江西新餘的古橋很多,沒想到這麼多——全市僅登記在冊的就有256座。雖歷經風雨、飽經滄桑,但至今仍挺立在鄉野阡陌間、山澗溪流上,承載着鄉情、鄉愁、鄉戀。
一次偶然機會出差到新餘,讓我有幸近距離觸摸到這些古橋。新餘古橋多,和其地形有關。袁河橫貫西東,孔目江等10多條支流呈葉脈狀密佈全境。爲便於出行,勤勞智慧的新餘先民修建了一座座橋,也留給後人一筆寶貴財富。
鹿崗橋,我是從網上知道的。它始建於清代,至今靜臥在洲上村的溪流上。原先六墩七拱,現在只剩下兩墩兩拱。雖是一座“殘橋”,但殘缺也是一種美。古橋與岸上的古樟、油菜花相映,成了遊客紛紛打卡的“網紅”橋。我沒去湊熱鬧,把這份念想留在了心底。
新餘的古橋多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吧,走着走着,不經意間就會漫步到一座古橋旁。常常是一橋才過,一橋又迎。當中,多爲單拱石橋,以清朝遺留下的爲主,少部分是唐、宋、元、明、民國等時期建造。
這些橋,雖看上去不是那麼考究,但橋體堅固。對於老百姓而言,在意的並非橋的華麗外表,更看重它的實用。就連橋的名字都是那麼簡單:八斗橋、莊上橋、出門橋……名字看似隨意,橋卻發揮着重要的功用。
新餘的古橋還有一個特點,很多沒有橋欄。如無拘無束的彩虹,橫跨在河流之上,平鋪在溝壑之間,一如當地人的性格,雖歷經風雨,依然堅韌承擔。
細讀銘文,我發現新餘的古橋中,很多是由當時的賢達鄉紳出資捐建。如珠珊鎮的航橋,原由元朝一位叫丁山謙的人捐建,後來受到損壞,明朝鄉紳李九霄又捐資修繕,到了清道光年間,橋被洪水沖毀,年過八旬的胡仕智又出錢對這座橋進行重修。正是這一代代的接力,纔有了今天的小橋流水、垂柳依依。
或是個人捐資,或是族人衆籌。當地朋友說,新餘人取得功名或有了好事,喜歡以這種造福桑梓的方式分享喜悅。
“風雨橋要去看!”朋友說,那裡很有意境。位於石陂村的風雨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目前新餘僅存的兩座廊橋之一。風雨橋不僅工藝精緻,還處處體現着人性關懷。除了橋體,還有廊亭。橋廊兩側設置了廊椅,便於村民納涼休息。
到達風雨橋時,天空飄起濛濛細雨。煙雨中,河面上升騰起薄薄水霧,亦真亦幻。橋下的涓涓溪流,爲這百年古橋更添幾分靈動。靠在廊椅上,依傍着山澗的水霧,我默默地享受着難得的靜謐時光。
時間雖緊,我還是來到了佩印橋。此橋由長富村張姓世字輩族人共同出資捐建。緩步中,我發現它與風雨橋有很多相似之處。一問才知,它就是另外一座廊橋。
走下古橋,遇到一位擺攤的老人,一頭白髮,一臉慈祥,悠閒地靠在椅子上。攤位上擺放着筍乾、風乾魚等,都是當地特產。
“都是自家的?”我問老人。
“蜜橘是我園子的,魚和茶油是孫女家的。”老人說,他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小時候在橋下戲水,經常一個猛子扎進去,和小夥伴比誰潛水的時間長,看誰遊得遠。長大了,每天過橋去勞作,看着太陽從橋東昇起,從橋西落下。
有段時間,佩印橋失修,差點成了危橋,好在政府及時啓動古橋保護計劃,這裡又成了他和老夥伴們休憩的地方,還招來了遊客。後來在孫女的建議下,老人擺起了小攤。
“不是圖掙錢,每天看着橋上人來人去,聽着橋下的流水聲,心裡就感覺踏實。”老人一臉笑容。
在新餘,每一座古橋,無論大小長短、保護級別,都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當地通過挖掘古橋背後的文脈,編成《新餘古橋》,朋友專門給我寄來一本。我將書放在牀頭,時常拿出來翻翻,既是珍惜這份友情,也是對那些古橋的敬重。
新餘歸來不看橋。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受,反正我有!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2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