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側寫-創新科技 防疫護臺灣
今年由於疫情嚴峻,往年氣氛歡樂的工研院院慶活動,今年也瀰漫濃濃的科技防疫大作戰概念,要透過多年來累積的產業技術與創新科技,作爲臺灣防疫的強大後盾。國際級智庫搖身一變成爲防疫的幕後英雄。
在疫情初始階段,工研院除配合政策加入口罩國家隊,製造國內急需的口罩機臺之外,因爲口罩的熔噴不織布原料是採用超高流動性的聚丙烯,一般透過Metallocene觸媒製程生產,因疫情關係,價格曾飆漲10倍以上,且都要跟韓國、美國進口,原料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上;爲避開國外相關專利,疫情前工研院即與臺塑合作,以國產聚丙烯爲原料,利用熔融反應押出改質製程技術,快速開發「醫用口罩熔噴聚丙烯材料」,運用臺塑既有產線供應熔噴過濾層給製作口罩公司,因此而建構出國內醫用口罩材料自主供應鏈。
工研院長劉文雄說,除了快速檢測之外,全球確診病例持續攀升,呼吸器數量供不應求,3月底美國呼吸器大廠美敦力(Medtronic)無償釋出PB 560機型呼吸器的基礎設計後,工研院成功找到500個以上的關鍵零組件,在短短17天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的關鍵零組件廠商,打造首臺呼吸器原型機。工研院也掌握了包括解譯軟體、尋找系統組件與系統驗證三大關鍵,希望將呼吸器的關鍵零組件國產化。
至於後疫情時代來臨,未來將陸續解除邊境管制,屆時包括邊境與醫院,採檢快篩的需求將大幅提升,工研院的「正壓式檢疫亭」也會派上用場,因爲受污染的空氣進不去檢疫亭,醫護人員只需戴口罩伸出雙手即可輕鬆檢驗。且雙面設計的檢疫亭組裝僅需兩天,一小時可採12位,利於快速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