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喜藏「下呼吸道深處」 採檢陽性率僅7成

新冠病毒特性喜歡「向下鑽」,與一般流感病毒入侵途徑有些許差異。(圖/路透社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鑽石公主號70多歲臺籍婦人日本確診,治療後二採陰性出院,但返臺又驗出陽性,成爲第40名確診個案專家表示,目前檢驗陽性率不會是100%,可能只有7、8成,這是因新冠病毒的特性與一般流感不同,是直接從咽喉入侵後,直接往氣管跑,因此陽性採檢率「越往下采機率越大」。臺灣爲求保險,也提升到需三次採檢陰性,才能解除隔離。

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明政表示,新冠肺炎是一隻「比較奇特的病毒」,有別於一般流行性感冒病毒,是從鼻子入侵後由上而下,新冠病毒則大多從咽喉入侵後,藏在下呼吸道深處。因此,如果輕症患者只用鼻咽試劑採檢,大部份都是陰性;若採咽喉檢體,也可能是陰性或弱陽性,直到深入呼吸道或取痰液採檢,才比較容易驗出陽性。

▲70多歲婦人搭鑽石公主號確診,返臺後又被驗出陽性,成爲首例復陽」個案。(圖/王譯萱制

此外,採檢技術也是決定檢體陰陽關鍵。李明政舉例,如果採檢人員只是伸進去「輕輕碰一下」,可能就無法確實帶出病毒,因爲若同樣採檢咽喉檢體,攪拌的範圍大一點,可能就驗出陽性。而全球許多報告都顯示有患者遭到二次感染,對此,李明政表示,這極有可能是病毒藏在呼吸道深處沒驗出來,「是復發,不是二次感染」。

鑽石公主號確診女性,是臺灣首例「復陽」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日在記者會坦言,目前大家對病毒本身瞭解不足,陸續各國的報告也發現,基因序列都有一些不同,因此在醫療量能夠的時候,現在都是三採陰性纔會讓患者出院,接下來也會視疫情狀況和醫療量能隨時調整

而對於採檢陰陽反覆的問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目前從案例國外報告來看,都有發現陰性和陽性輪流出現的情形,這可能跟採檢部位範圍太小、採檢試紙是否黏到病毒和後期病毒量越少有關,「臺灣個案也有類似狀況」,所以爲求警戒,專家小組也建議,臺灣從本來二採陰性改成三採陰性。

全臺確診者關係圖。(圖/曾梓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