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輔犬當起「心靈輔手」 與心智障礙者在遊戲互動中療愈情緒

心輔犬與心智障礙青年一起玩踩踩踩遊戲。(葉書宏攝)

「sit、wait、ok」當心智障礙的孩子發出口令,心輔犬「戚風」和「奶茶」會乖乖配合指令坐下、等待,然後一口舔掉孩子手心上的肉乾。這是新北市三重重新小作所與和臺灣心輔犬培育團隊,攜手合作爲心智障礙者提供的情緒療育課程,在歷經20堂課的學習之後,孩子開心的展現與心輔犬的親切互動,在狗狗過山洞和踩踩踩的遊戲中,更充滿了歡笑聲。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重新小作所繫市府委由唐氏症基金會於105年4月所開辦,專門提供三蘆地區中重度心智障礙青年日間照顧、才藝培訓和簡易技能訓練,一方面減輕家庭的負擔,另方面增能孩子發展,讓他們能融合社區,甚至走入社會。

重新小作所主任古嘉琪表示,心智障礙的孩子容易有情緒的問題,包含焦躁、憂鬱和孤獨感,小作所除提供各項生活陪伴、才藝、技能培訓外,今年更與臺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合作,討論20堂課的心輔犬情緒療育課程,希望藉由有「心靈輔手」之稱的狗狗,透過接觸、撫摸、餵食、遊戲、擁抱等,以穩定孩子們的情緒,進而學習人際互動。

臺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執行長陳奕君表示,每隻心輔犬都是經過專業教練挑選並長達8到10個月的訓練,像「戚風」是從高雄壽山動物流浪之家領養,「奶茶」也是從新北中途之家4個月就領養,由於「戚風」曾長時間在街頭流浪,對於環境中的噪音、撞擊聲等敏感,因此教導孩子要溫柔對待,不可以丟東西、喝斥、瞪視、抓牠尾巴等。

「你太大聲了,會嚇到狗狗哦,也會嚇到我!」有「大姊頭」封號的小芸,對着同伴提醒。這羣心智障礙的青年,在學習與心輔犬互動遊戲的過程中,無形中也學會與同儕的相處之道。

陳奕君告訴孩子:「當您情緒穩定了,狗狗也纔會穩定跟你玩。」這羣心智障礙的青年,在20堂課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也進而反映在他們的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