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沖走萬噸雜交鱘魚 長江瀕危中華鱘大浩劫

清江水電站大壩泄洪 ( 圖/視覺中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萬噸外來,雜交鱘魚因清江(長江支流梯級水電站泄洪,從湖北省長陽宜都地區養殖網箱中逃逸,目前已擴散到長江中下游的幹流湖泊中,或對長江生態造成災難性影響

據悉,逃逸的外來鱘魚,種類多,數量大,擴散廣;黑龍江鱘、達烏爾鰉、西伯利亞鱘、施氏鱘及雜交鱘等在洞庭湖鄱陽湖中隨處可見。農業部長江辦負責人稱,「已組織多位元水生生物專家,對清江鱘魚逃逸事件展開調查和生態影響評估。」

水文專家對於長江生態污染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是長江「土着」魚羣的生存環境變狹小;其次是與 「土着」魚雜交導致基因污染,使瀕臨滅絕中華鱘面臨新威脅

清江是湖北省境內的長江支流。清江庫區國內最大的鱘魚養殖基地之一。受強降雨影響,7月19日清江隔河巖水電站大壩18年來首次泄洪,泄洪量高達每秒10000立方米。自7月20日起,長江干流宜昌段以下漁政部門陸續接到來自漁民的外來鱘魚捕撈記錄。7月26日至8月2日,僅在洪湖螺山嘉魚等地就有100餘尾外來鱘魚被捕撈到。

▼在中下游截留網箱。(圖/翻攝自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