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誰摧毀了社會的同理心?

筆者認爲,培養出「同理心」與「分享」的善念很重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薛承泰臺灣大學教授,前政務委員

孔子和他兩個愛徒顏淵子路談到個人志向,相信大家耳熟能詳,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談到,當我有能力的時候,願意和朋友共享成就與財富;顏淵則樂意爲他人做事,不自誇、不居功、不求回報。子路接着問老師的志向,孔子說: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當然,有別於兩位弟子分別強調「與人分享」與「個人修爲」,孔子的格局就更高了,要營造出一個大同世界

教育普及,媒體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的學習大都透過「身教」,能有「言教」的機會並不多。進入資訊年代中,不要說「身教」,連真人的「言教」也不多,如今是由「網教」取代,特別是對年輕人。如果今天拿顏淵與子路的志向來激勵年輕人,恐怕要被說成「八股」,「這是甚麼時代了,還拿兩千年前古人的話!」可是,當筆者看到最近一連串令人觸目心驚的報導,會建議大家回過來思考顏淵與子路的話,政府則應該以孔子話來做爲鞭策

法規杜絕不了暴力...

街頭與家庭暴力雖然和人類社會形影不離,到了21世紀,教育已相當普及,人權意識也都進入了相關法規,還規範了通報職責。可是悲劇不僅不能杜絕,甚至層出不窮!而根據報導,有些悲劇居然源自於一個很平常的事(如幼兒哭鬧、食物忘了加辣、刻意超車、差一點撞到、認錯人、看不順眼...),即不顧他人的安危暴力相向,甚至在大庭廣衆之下,聚衆滋事逞兇鬥狠!

其實教育部很早就在中小學推動「服務課程」,也就是希望從小建立起爲他人、爲社會服務的胸懷,近年來也落實到大專院校。弔詭的是,成果在哪裡?教育部似乎重視預算執行率,或是看到報導後出來喊話增加相關預算,或邀請學者進行研究...等來做爲成果。相關人員應該走到街上去觀察,學子們是否因「服務課程」而建立出所謂的「同理心」與「服務心」?

以身作則

多年前筆者即爲文指出,推動「同理心」與「服務心」不是用課程方式,而應該是「以身作則、型塑氛圍」的潛藏課程。試想,如果有小學生平常就在家中照顧病榻上的父母,父母可以爲他開一張「服務證明」嗎?如果服務課程只是分配學校公共走道的清潔掃地,而不會主動爲自己上課的教室、爲自己住的社區維持整潔,這種服務課程有用嗎?而作爲老師的,捨不得在自己家開冷氣,卻在學校大方用,並且在學生面前高談環保,這又會是何情景呢?

此外,居住環境的不友善也會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君不見在都會中雖有林蔭大道貫穿,兩旁摩天樓林立,是打卡留念的好地方,但只要一轉進巷道,處處顯露出人性的貪婪與公德心的缺乏,醜態百出不是房子的老舊,而是人心

居住環境的不友善與社區環境逐漸崩壞,源自於你爭我奪;光是佔用公共空間作爲私人停車,手法巧妙最能展現臺灣人智慧!當然,政府公權力未能彰顯,要負起最大的責任,讓大家有樣學樣且不斷創新!

總之,問題的關鍵,在於公權力不彰使得人們明知有法卻不在意法!鑑於此,政府應以恢復社區友善空間爲優先,讓民衆不要生活在彼此猜忌與緊張的環境中,纔有可能培養出「同理心」與「分享」的善念。當然,政治人物更應重視「修爲」,不能做出不良示範,若爲了達成目標不惜挑撥族羣,爾虞我詐且不斷創造假新聞風行草偃,這個社會不亂纔怪!

熱門文章》►爬山爬樓梯很傷膝蓋?►沒有山是黑的

►看更多【薛承泰】專欄

►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