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糖教室-循環經濟、新農業 建立新土地文化

產官學界大集合,爲臺灣農業永續獻策發聲。

面對全球能源耗竭與氣候變遷危機,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認爲,在現存的經濟模式裡,任何促使經濟成長的活動都會造成環境資源的耗損。

黃育徵回顧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循着線性經濟和慣行農業的生產模式發展,至今將近兩百年。但凡是生產,必產生能源耗損,倘若無法跳脫出這個模式的舒適圈,那麼人類的經濟發展與永續環境目標,永遠是背道而馳的角力兩端。

尤其臺灣的經濟發展,高度仰賴進口資源與低製造成本的代工產業,面對資源耗竭的風險特別高,值此全球能源耗竭與氣候變遷的危機時刻,臺灣加速產業及能源轉型已刻不容緩。

他呼籲臺灣應儘速發展「循環經濟」與「新農業」。循環經濟是建立在系統性合作、高價值循環、產品服務化的原則上;新農業則是透過效法自然的智慧發展出食材之外,還包含生質材料、醫療保健、仿生技術等更多的材料應用,逐步建立起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新土地文化。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鬱觀察,半世紀以來,由於國際化,許多大型跨國企業在商品製造過程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碳足跡遍佈全世界,爲了迴應當代的氣候變遷與綠色趨勢,現在許多企業開始紛紛做出改變。

與臺灣科技產業習習相關的蘋果公司,已經立下2030年整條生產供應鏈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從包裝採用再生與纖維包材,投資美國森林、使用美國境內生產的材料,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逐年降低生產部門的排碳量與碳足跡。

柳婉鬱進一步解釋,農業、林業還有土地利用,是達成碳中和的重要角色,全球已逐漸重視「自然爲本解方」,利用自然碳匯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CP值來看,種樹的成本和效益遠大於種電。

國發會今年3月底公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其中提到自然碳匯,農委會以全臺80萬公頃農地,每噸50美金來估算碳匯,預估每年可產生75億元的產值。

臺灣要如何創造自然碳匯?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認爲可從增進土壤中的有機質做起,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則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城市建築物可在屋頂或陽臺種樹,變成「空中森林」,當建築一棟棟蓋起來,就變成城市森林,增加碳匯。第二,經營「林下經濟」,把農業放進森林,增加森林碳匯。第三,竹子生長快速、輪伐期只要四年,固碳容易,未來可於全臺北中南東建立研究服務中心,推廣竹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