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糖教室-從糖出發、斯土爲本

迎2050「淨零排放」目標,臺灣應建構「新農業」。

面對新的節能減碳浪潮,政府已設定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這是很大的挑戰。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提出「從糖出發、斯土爲本」的概念,他表示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母親,土地上生產的農林業是糖的主要來源,也是糧食需求與可再生資源,重新定義及建構「新農業」,讓其副產品能全循環利用,將是走向淨零碳排的終極解方。

今天談「新農業」,看它的價值,不能再只看樹上的果子,或侷限在糧食的產出,而是要看整個全循環的價值。工業化之後,農業因爲產值不高,佔我國GDP僅約2%,長期被忽略,但其實農業的剩餘物可以創造很大價值;土壤的有機質也可以轉換創造碳匯,如果把這些都加進去,「農業不再是窮產業」。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15,000億噸),當植物凋落在土壤裡就轉成有機質,裡頭的腐植質可固存碳,聯合國COP21更倡議,每年將土壤中的有機固碳量增加千分之四,可中和全球人爲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全球已有40%的綠地逐漸沙漠化,如何使沙漠變綠洲?何壽川認爲,可從「提升土壤有機質」、「造林創造碳匯」到「農食剩正確回收運用」等三方面來施行,確保糧食安全和減緩氣候變遷。

何壽川認爲,臺灣的農地、森林與竹林(農土林竹),碳匯條件優厚,80萬公頃農田土壤有機質提升、220萬公頃林相覆育,再加上18萬公頃的竹林活化,預估一年有創造6,300萬噸CO2碳匯的潛力,相當於臺灣2050淨零排放規劃中的碳匯目標數值。透過良好的土壤碳匯管理技術,可促進土壤的經營邁向永續,強化農林竹業面對氣候變遷的抵抗力,並創造碳權、增加農業產值。

其次,「農食剩」的正確處理能降低廢棄物、減少經濟損失,還能在淨零減碳上有所貢獻。何壽川說,臺灣每年農業、食品加工業、家戶剩食、民生污泥等農食剩合計約3,000萬噸,如果能把這些農食剩轉爲沼氣,不僅可降低廢棄物量,還能創造綠電、減少碳排。以20MW沼氣發電規模設計基礎下,3,000萬噸農食剩推估每年可發電量達55億度電,佔全臺總髮電2,801億度電的2%,同時可減少碳排近1,400萬噸CO2。

接下來,臺灣應該以新科技迎接新一代農民,重振我國農業再生,發掘臺灣農業負碳排潛力,爲農業創造更高價值,打造永續發展的「糖經濟」。

最近有則新聞,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成爲美國最大的農地私人擁有者,股神巴菲特也投注大量興趣在農地,這些首富顯然已經看到農地與農業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