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爲何能躲過美國製裁?

5月12日,一份美國地方法院文件顯示,小米公司已經與美國國防部達成和解,將被移出所謂“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

這意味着,美國機構和個人仍然可以在一級市場投資小米公司股權,或是在二級市場購買小米股票或ADR(美國存託憑證)。

受此利好影響,週三港股交易中,小米股價上漲6.1%,報於26.1港元,爲近5個交易日之新高。

今年1月14日,美國政府突然頒佈行政令,將小米等9家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理由是它們與中國軍方存在關聯。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旦列入黑名單,美國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需要遵守禁令,嚴格執行股票賣出。若被發現繼續買入小米股票,處罰成本極高。

另一方面,多家美國券商握有大筆小米股票,如果禁令落地將首當其衝。

其中,摩根大通持有25.3億股,佔已發行股本的12.35%;花旗銀行持有20.93億股,佔比10.22%;摩根士丹利持有4.8億股,佔比2.34%;三者合計持股24.91%。

恐慌情緒很快傳導到了股價上。被列入“黑名單”次日,小米股價大跌逾10%,綿延近一年的上漲勢頭被掐斷。

小米隨後發佈公告稱,其服務和產品皆爲民用或商用,公司並非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關聯方,亦非美國法律定義的中國軍方公司。1月底,小米針對美國政府限制投資一事起訴該國國防部和財政部,要求法院宣佈將其列入“黑名單”爲非法行爲。

在4個月的交鋒之後,小米艱難贏得了這場戰爭的階段性勝利。

損害已經造成:自從1月中旬遭遇突然襲擊以來,小米股價從35港元附近一路震盪下跌至25港元左右,不到4個月市值縮水約近1/3。

但與華爲、中興等其他被美國打壓的中國企業相比,小米又是幸運的。雖然在資本市場上受挫,但業務並未遭遇真正打擊。而華爲等企業面對的形勢要兇險的多,想要真正走出來仍需要耐心和智慧。

A

小米能夠擊退強敵,與進攻方的“無厘頭”直接相關。

“涉軍”是美國政府打壓外國企業的常用藉口,從中興、華爲到小米皆是如此。在中美關係趨冷的時代背景下,這一陰招屢試不爽,讓華爲等公司難以自辯,深陷泥潭。

但與通信設備企業相比,小米的主營業務是手機、電腦等消費級產品,以及影視等娛樂服務。無論是產品和技術本身,還是面向的客戶羣體,美國人都很難抓住實際把柄,只能圍繞創始人大作誅心之論。這最終成爲小米打贏官司的關鍵突破口。

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等國外媒體曝光了美國政府制裁小米的理由。匪夷所思的是,美國人將小米列爲“涉軍”企業,原因之一是小米總裁兼CEO雷軍2019年曾受到中國政府表彰。

雷軍

公開信息顯示,雷軍當年被評爲“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該獎項由中央統戰部、工信部、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全國工商聯聯合評選,與軍方毫無關聯。

但美國國防部在文件中炮製了一個極爲牽強的邏輯:

小米創始人獲得政府獎項;該公司計劃未來5年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投入人民幣500億元;這些技術又在軍事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因此,“有充分理由將小米集團列入制裁”。

此外,五角大樓還圍繞評獎機構之一工信部做文章,聲稱工信部正在推動“軍民融合”,以促進中國軍用技術的發展。小米將在這一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

即使在美國司法界,這套七拐八繞的說辭也無法令人信服。

3月12日,美國華盛頓地方法官臨時叫停美國國防部禁令。法官孔特雷拉斯認爲,隨着訴訟的展開,小米很可能會完全扭轉這項禁令,於是發佈初步禁制令,以防止小米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對於美國政府提出的國家安全遭到威脅的擔憂,孔特雷拉斯表示:“法院有些懷疑,本案是否實際上牽扯到了重大國家安全利益。”

更關鍵的是,針對小米等公司的禁令,是特朗普政府在離任前一週匆忙發佈的,目的是在外交領域給新一屆拜登政府多挖幾個坑。而拜登上臺後的首要目標是控制疫情,儘管並未放棄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卻也並不想在國內“滅火”的關鍵時間點另生枝節。

這就是小米和華爲所面臨困境的根本區別:小米只是特朗普扔給拜登的一枚燙手山芋,而華爲則被特朗普當做了打壓中國、維繫美國科技乃至政治全球霸權的關鍵“抓手”。儘管發難方式類似,兩者在美國政客眼中的利用價值卻有天壤之別。

美國政界人事更迭之後,小米所謂“涉軍”問題的斡旋空間大了許多。本週,美國政府終於承認“黑名單”存在程序正義問題,願意與小米達成和解,並放棄上訴。

B

3月上旬,在美國地方法院臨時叫停禁令後,有人在社交網站脈脈上發出疑問:“美國製裁了國內這麼多公司,怎麼單單解禁了小米?”

拋開外部因素不論,小米之所以免遭制裁,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確實不掌握關係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反而非常依賴國外進口。

以核心的手機產品線爲例,小米仍然離不開高通驍龍處理器和三星OLED屏,甚至將其作爲主力機型的核心賣點之一。

爲了確保芯片供給,小米在創辦初期就接受了高通的投資;2018年小米赴港IPO,高通作爲7位基石投資者之一認購4600萬股,占上市發行股本的2.1%。

近些年來,有了華爲慘遭卡脖子、被迫出售手機業務的前車之鑑,小米的研發投入和專利數量不斷上升。但與國內所有手機廠商一樣,在處理器等關鍵零部件上,小米距離自給自足仍然十分遙遠。

更關鍵的是,小米身處的消費電子領域,是美國人的長期優勢項目,並不特別需要政府幹預之類的“盤外招”。

在這條賽道上,蘋果是一號選手。它除了具備強大的工業設計和軟件開發能力外,芯片研發實力同樣一流。無論是移動端的A系列芯片,還是桌面端的M系列芯片,蘋果都已經分別壓過高通和英特爾一頭。

至少在目前階段,小米無論是所處領域還是自身實力,都不會對美國利益構成顯著挑戰,也就註定不會成爲美國政界的眼中釘。

美國法律界似乎也持有類似看法。地方法院法官孔特雷拉斯除了質疑小米是否能夠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外,還對小米投資5G和人工智能,以及雷軍個人榮譽表達了看法。

他指出,5G和人工智能正迅速成爲消費電子領域的新標準;此外,自2004年以來,已經有超過500位企業家獲得了與雷軍相同的獎項,其中包含嬰兒配方食品公司的老闆。

字母榜(ID: wujicaijing)查閱資料發現,與雷軍同期獲獎的還包括本站CEO丁磊、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等數十位企業家。

對於小米這場險勝,有人在網絡上調侃道: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C

儘管如此,小米告贏美國政府,仍然讓飽受制裁折磨的中國企業看到了一絲希望。

美國華盛頓特區律師布萊恩·伊根(Brain Egan)對路透社表示,“用於指控小米的事實簡直可笑;我認爲,這肯定會導致更多公司尋求豁免。”

事實也是如此。3月中旬,在美國地方法院臨時禁令的鼓舞下,與小米一道登上“黑名單”的多家中國企業開始與律師事務所接觸,考慮起訴美國政府,挑戰將其列入黑名單的依據和決定。

該批名單除了小米外,還包括航空領域的中國商飛、中國航空集團、大新華航空,芯片領域的中微半導體、高雲半導體,大數據與AI領域的籮筐技術和中譯語通,以及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中心。

但與小米相比,這些公司的業務更加敏感,其中一部分關係到底層技術競爭,想要效法小米迅速脫困並非易事。

可供參考的是,美國商務部2019年5月將華爲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爲出售技術和產品。時至今日,這一禁令仍然未有任何鬆動跡象。

美國打壓華爲的原因十分複雜,但關鍵考量因素之一是,華爲在5G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在全球市場上對美國利益構成挑戰。對於這類企業,美國人勢必要千方百計進行壓制。

過去兩年間,爲了擺脫困境,華爲拆分榮耀,發力雲計算等新興業務,甚至入局造車,在自家旗艦店開售小康電動車。美國打壓雖然並未殺死華爲,卻也讓這家巨頭遭到不小的衝擊。

這也從側面表明,小米此次告贏美國政府,只是一場多方利好交錯之下的勝利,並不意味着拜登當局對中國公司的政策轉彎。對於更多中國企業而言,美國的制裁危險仍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