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的原生家庭頂配:川渝中產父母

最近川渝人的精神狀態,成爲了全網熱門話題。他們骨子裡“癲而不瘋”的行事邏輯,讓他們總會一不留神,就幹了普通人一輩子想幹卻不敢幹的事情。

比如在路上隨地大小躺、把垃圾桶當牌桌,或是在地鐵上席地摘菜……

圖源:@川味薯在線觀察

外地人看川渝人的離譜日常時,比起羨慕他們不羈的人生態度,會更好奇川渝人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鬆弛,才能讓他們成年後,依舊像個幾歲的孩子一樣自由自在。

有人由此開始琢磨川渝人的原生家庭,結果發現“川渝父母”還真是育兒界的頂配人設。

如今,年輕人提及原生家庭,都在羨慕獨生女的優勢,“但在川渝,這沒什麼好炫耀的。因爲不管男女,幾個娃,從出生開始,都會被父母當作熊貓一樣好好寵着。”

“且川渝父母不像一般父母,比起雞娃,川渝父母一生都在雞自己。他們的教育理念是,有能力就卷自己,沒能力就躺平,反正不能累着孩子。”

“其他父母教你迎難而上越挫越勇,川渝父母告訴你,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別的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包含着同等分量的期待,但是川渝兒女需要做的只有鬆弛。“從小享受過無條件的愛,長大後就不會爲了被愛,而輕易內耗自己,討好他人。”

對於川渝兒女來說,總結川渝父母的魅力就是,“我爸媽可能不擅長養家,但最懂提供情緒價值。”

跟別的爹媽不同,川渝父母主打叛逆,別的地區父母屬於穩重派,川渝父母大多是風風火火的“莽子隊”。

莽子隊的底色就是全員搞笑。作爲中國版佛羅里達,川渝盛產沙雕新聞。跟東北人的幽默不同,川渝的搞笑是表面一本正經,實則人均“癲公癲婆”。

“這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只有看上去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哪怕是爲人父母后,和孩子的關係也是戶口本上的爹和媽,現實中的小孩哥和小孩姐。”

有人因此懷疑,川渝父母不雞娃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爲他們自己也還沒玩夠,顧不得讓孩子收心搞學業。

在別的地方,快樂需要一生捍衛。在川渝,快樂靠的是心態。遇上事了,川渝父母的第一反應是讓你“不要慌,先躺一哈,天塌了當鋪蓋蓋。”

就算是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在川渝父母這裡也是“差不多就算”的心態。“別的地方父母催婚,管你愛還是不愛,有錢還是沒錢,年紀到了就得成家。川渝父母式催婚,自帶一種擺爛心態,話說到了就行了。”

圖源:@ViViChow_

深究起來,你會發現,川渝父母的婚戀觀已經到了next level。

80後成都人項斯微的爸爸,早早跟她亮出了底牌,“不結婚也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但提到結婚,項爸項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對我女兒好,這世界上沒有人能欺負我女兒。”

川渝父母與兒女之間恰當的距離,也讓他們的親子關係會有一種“清新的呼吸感,沒有爹味媽味,只有愛的味道。”

重慶人浪浪告訴說,川渝父母的幸福從不只是源於孩子,“和朋友唱歌、房車旅行、養花、跳舞,都會構成他們快樂的原因。”乃至別人都把“養兒防老”掛在嘴邊時,川渝父母卻反倒擔心兒女別拖累自己的退休生活。

圖源:@-蛇院第五花-

“川渝不養工作時的忙人,和退休後的閒人。不少川渝爹媽不工作後,就會立馬開啓旅遊模式,動輒就來一趟全國之旅,或是從日本九州一路耍到東京。出走半個月,回來繼續閃耀川渝。

他們不需要守着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不停向孩子索取關愛,而更樂於帶着麻將去各地度假,順便把當地開墾成川渝飛地的分部。”

川渝父母是焦慮感最低的長輩,這也讓兒女無需揹負太多精神債務,“爸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纔會安心。與他們訴說煩惱,會消解煩躁;與他們分享喜悅,會快樂加倍。”

有人因此分析,川渝兩地的社會貧富差距不大,或者說快樂的成本通常不高,而且民風接受度高,以至於映射的心理差距小。“長輩們心態開放,內核穩定,偶爾情緒乖張一些罷了。”

浪浪北漂已經四年了,在她看來,父母就是最好的精神靈藥。“他們的雞湯通常都比較毒,我加班工作,老媽發來微信:活命比路長,搞緊吃飯。”

在別的城市,原生家庭可能是問題,但在川渝,原生家庭通常都是解法。原因主要來自川渝家庭自帶的鬆弛與和諧。

“父母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在川渝家庭劇本中,維繫這場大戲的關鍵在於,有“川渝小廚娘”美譽的爸爸和手握大女主劇本的媽媽,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各司其職。

成都人周小羽形容自己的爸爸像是韓劇裡的男主,“川渝老爹,養家不一定在行,但是很懂提供情緒價值。”

在家裡,周媽只要一咳嗽,周爸順手打開水杯就給遞上去,“而且我爸情緒穩定,只要家裡人說過的話,都會放在心上。”

但凡出現家庭矛盾,川渝爹也懂及時潤滑,“能和稀泥則和稀泥,和不了稀泥的話明面上肯定偏向老婆,私底下再哄小孩兒。”

有人調侃川渝老爹花期太短,此地養人也養膘。但是,川渝家傳男德“耙耳朵”,一度成爲女兒們選對象的最低標準,兒子們需要從小對齊的學習模版。項斯微就發現,自己打小就反感“爹味”,“我爸就不爹啊,那更輪不到別人來爹我了。”

而且,很多川渝家庭主打女強男弱,成都人GIGI告訴我,她認識的不少成都女孩都跟爸爸比較親,“我媽媽微信名字叫項XX,爸爸的名字卻是‘娓娓道來’。從網名上,想必也才能參透幾分——媽媽脾氣一點就着,而爸爸早就生出了佛態。”

項斯微家的財政大權也是在媽媽手中,“我媽媽會定期給爸爸發買菜錢,我爸似乎也很享受我媽給他發買菜錢的時刻。昨天還打電話和我說:‘你媽出去旅遊前,大發慈悲,給了我五十元買滷鴨子,讓我自己吃。不過那個鴨子要三十多元一斤哈,我買了半隻,五十元還是不夠的……’”

成都人花甲的老爹,時常給她進行婚戀教育,“說白了就是要找對老婆言聽計從的男人,我身邊朋友經常會說,最次也得找個自家爸爸那樣的。”

圖源:@罐頭蜥蜴

不過,也有人認爲,川渝男人“耙耳朵”只是一種表象,內心只是以和爲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已。“或者說川渝家庭真正的智慧其實是媽媽,因爲川渝女的遇事兒不怕事,這裡整個大環境都是女性話語權大,就算有人大男子主義,川渝女的也敢硬剛。”花甲告訴我。

別看川渝家庭的氛圍都挺獨立,實際上在寵娃賽道,川渝父母殺瘋了。

川渝父母都是奔放外露式情感,“他們管女兒叫妹妹,每晚睡前都會說一句‘晚安妹妹’。”而且不管多大,只要父母在,川渝孩子就可以永遠當寶。

圖源:@阿巴阿巴阿巴

在上海時,項斯微是成熟中年;只要回到成都家裡,她就秒變寶寶,“爸媽現在還叫我‘乖娃兒,乖乖’。我叫他們則是‘媽咪和bb’。他們的微信頭像分別是我養的兩隻貓,他們並沒有很喜歡那兩隻貓,只是愛屋及烏。”

川渝父母從不進行什麼言傳身教式的苦情教育,而是共享快樂。浪浪的媽媽會經常給她寄lamer,即便已經工作多年,浪浪想要的東西,爸媽總會幫她實現,“我前段時間出去玩,我媽就給我買了大幾萬的無人機。”

圖源:@陳綿羊_sabrina

在別的地方,長輩的愛裡總少不了期待。但是川渝父母不在乎你飛得多高,只在乎你快樂不快樂,這纔是真正的純愛戰神。

“成爲川渝兒女,快樂就完事了。”但是,他們的快樂不是泛的概念,而是具體而微的,因爲每個川渝人都懂得具體的快樂是什麼,而且他們快樂的成本通常也不需要多高。

因爲總是被父母無條件寵愛,有人調侃,川渝兒女最大的困境就是被“困在川渝”。這種論調並沒有因爲錯過詩和遠方的遺憾,而是充滿了生在川渝的滿足。

即便一畢業就開始北漂,重慶人浪浪總是湊着假期就回老家,“一遇到點挫折,就會生出一種感嘆,川渝之外都是寧古塔。”浪浪分析自己的這種戀家情節並非來自長輩的規訓,“而是到了一定年齡的自我覺醒,生在川渝,就算你早年離開了,也終會在人生的某個節點,想要回家。”

ENDING:

要說川渝父母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不是一生庇護,而是生活態度。他們言傳身教的,不是追逐幸福,而是始終鬆弛。

兩年前,項斯微九十歲的奶奶去世,爸爸打電話給她,只說了一句話,從現在起,你沒有任何祖輩了,就立馬收了,再不抒情——

“從這點看,他其實還是個硬漢。接着他要求我們家三天不許笑。結果,我們三個人一起在電話裡哈哈哈大笑。你看,生命也無非如此,我們都可以玩笑收場。”

本文系授權 發 布,From 三聯生活實驗室,微信號:LIFELAB2020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