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聯絡簿狂寫「晶晶體」 家長怒批雙語政策:蛋頭學者亂搞

一名家長貼出孩子的聯絡簿,痛批雙語教育殘害基層教學。 圖/Ingimage

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目標是2030年讓英語成爲臺灣主要語言之一,2021年起在各教育階段落實雙語教學。然而政策施行2年多來問題叢生,「英語凌駕學術專業」質疑聲浪不斷,現在也有家長看到小孩寫出「晶晶體」後忍不住跳出來重砲批評,後悔沒送小孩念私立學校。

一名家有國小、國中生的家長,在PTT貼出自己小孩的2頁聯絡簿,上頭出現諸如「Math筆、Chinese講、English句、30 words」等中英夾雜的字句,痛批學校政策讓聯絡簿變成「中不中英不英的晶晶體」,且校方理由是要執行政府要求的「雙語教育」。

一名家長貼出孩子的聯絡簿,痛批雙語教育殘害基層教學。 圖擷自PTT

該家長認爲,雙語教育是國家重要政策,但目前需要適當的調整,因爲執行面和資源面已跟不上,而且越來越混亂,在缺乏時間和配套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在第一線殘害我們的基礎教育師生」。更毫不客氣的指出這項政策是「一堆蛋頭學者坐在辦公室天馬行空亂搞出來的東西」,以目前基礎教育的做法「最後就是創造出國語不行、英語不行,甚至數學等學科也不行的新一代」,還泄氣的說「沒在國小就把小孩都送去私校是我最大的失誤」。

他補充說明,小孩會這樣寫是老師要求的,已寫了一個學年,而這種方式是「外部專家」的建議,學校英語老師也說這樣較容易把英語詞彙融入生活,所以就算家長有意見也很難與「專家、老師」抗衡。並說他當然可以讓小孩在課後另循管道加強英文,但並非所有家長都能做到這件事,質疑這項政策「到底是惡化學生家庭資源差距還是縮短?」。

許多網友看到聯絡簿如此寫法也感到不可思議,「原來雙語就是把英文硬插進中文呀」、「新時代自制火星話」、「連國文都出問題,還能指望雙語成功?」、「老師自己都不會覺得怪怪的嗎」、「中英雜交又偷懶省字,這種語文學習不會完蛋我隨便你」。還有人指出其實有很多學者反對,「但國家就是執意要推行,然後找一些雙語教得好的老師來背書,無視整體糟糕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