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會四年,海南的蛻變與新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海口報道

4月18日傍晚,爲期六天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閉幕。閉幕通氣會上,消博會組委會公佈數據,本屆消博會專業採購商超過5.5萬人,較第三屆增長10%。進場觀衆主會場達37.3萬人次,超過第三屆5.2萬人次。

“過去四年消博會已發展成爲亞太區最大的消費品博覽會,在拉動國內需求和促進消費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再次證實了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博柏利中國區總裁張允馨表示,這也是爲何博柏利堅持四年都來參展,通過這一平臺充分展示博柏利品牌。

而對於消博會舉辦地海南來說,這一高級別展會帶來的不僅僅是幾十萬客流,隨着自貿港開放活力不斷釋放,消博會的巨大流量正變成更多“留量”,將展品變成商品,越來越多企業走出展會投資海南。

消博會四年進階成長

4月18日下午,消博會各電子屏已經打出“明年再見”,隨後各場館進入拆展撤展環節,積蓄力量等待來年。

關於第四屆消博會的成績,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如濤提供了一組數據:71個國家和地區的4019個消費精品品牌前來參展,規模創歷史新高;主會場觀展人次達37.3萬,超過第三屆5.2萬人次;1462件新品在消博會首發,較第三屆消博會增長45%。

除此以外,展會期間,超600場全球消費創新、新品首發首秀、時裝週、採購對接、行業推介等主題活動和特色活動舉辦。全球好物供需對接活動達成92個合作意向。

“本屆消博會更加聚焦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將把消博會打造成爲消費升級的全景平臺,優質消費品進入中國的重要窗口。同時把海口展會推向全島,進一步豐富消費的場景。

盛秋平指出的是今年消博會的一大突出變化,即第一次採用“1+N”全島辦展模式,除繼續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設置主會場外,還在海口、博鰲等地新增帆船遊艇、免稅購物、國際健康3個分會場。

其中,帆船遊艇展參展船艇總數達到250艘,較去年220艘增長14%,共有80家國際品牌參展,參展境外船艇數量與品質均創歷史新高;免稅購物展聯動國內外知名品牌全年不定期舉辦時尚走秀、新品首發等活動,爲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引流,打造“永不落幕”的免稅購物新場景;國際健康展吸引了65家參展企業共帶來國內外展品2123種,展示了世界先進醫療技術成果。據悉,展會期間,三個分展區吸引觀衆超10萬人次。

從展會成績上看,年僅四歲的消博會進步迅猛,展會面積越來越大,對國內外品牌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組委會的數據顯示,第一屆消博會的共計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1505家企業,2628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衆數量超過3萬人,進場觀衆超過24萬人次。當時國際品牌舉辦了83場新品發佈會,各省區市舉辦了10場地方精品推介會,共發佈新品超過550個。可以說,從參展國家、企業、品牌等數量,到採購商和專業觀衆、進場觀衆數量,以及新品發佈數量等,消博會都較當初有了顯著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消博會仍在變身,希望將“展品變商品”。海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唐華表示,本屆消博會海南探索打造“線上+線下”常年展示交易的“消博彙”平臺,通過展會集聚全球消費精品、新品,運用自貿港稅收優惠、通關便利等政策,引導參展商在展會結束後將展品轉入保稅區,通過保稅“實物展示+跨境電商”模式繼續銷售,實現短期展品變長期商品。

這一設想實現的背後,是海關出臺的“支持跨境電商業務,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政策。該政策允許列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進境展覽品,在展覽結束後進入區域中心的,對於符合條件的,可按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商品模式銷售。

一個展帶動自貿港發展

從第一屆走到第四屆,消博會給參展商的感受不僅只是一些冰冷數據的變化。“今年訂房容易多了價格也降下來了,交通也有了很大改善,沒那麼堵了。”參加過第一屆消博會的參展商周玉霞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海南舉辦第一屆消博會時可能經驗不足,住房、交通等很多細節準備不到位,引起了一些小狀況。“但是這次過來發現問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看得出來組委會很會吸取教訓,並快速學習成長。”

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勁鬆在會前的消博會城市綜合保障新聞發佈會透露,今年海口市統籌配置了19條途經公交線路,開通12條消博會專線、2條消博會接駁線,特別新增1條會展中心與免稅城巴士接駁線,有效串聯3個會場與各區人口密集區域、交通樞紐、大型商圈景區、重點接待酒店和臨時停車場等,全面覆蓋消博會客流聚集區,並提供約8500個停車位,緩解消博會高峰期停車困難問題。餐飲住宿方面引入36個餐飲品牌,在會展中心設置45個點位,實際供餐面積超過3800平方米,保障民衆觀展期間餐飲便捷、舒適。並重點推薦83家接待住宿酒店,可提供2萬餘間客房,3萬餘個牀位,讓參展來賓根據自身需要自由選擇。

不僅是參展商感受到細節的變化,“我是親眼目睹着這裡越來越熱鬧。”海口市民劉明家住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就在消博會舉辦地的會展中心附近。他還記得第一屆消博會舉辦前,西海岸還比較空曠,儘管當時海口市部分政府部門搬遷到了西海岸工作,帶來的人流量仍相當有限。消博會一開,新建的項目多了,相關配套也跟上了,酒店、民宿也跟着增加了不少,人氣也就旺了起來。

消博會在悄悄改變海口的同時,也正將其影響力延伸到全島多地。比如今年消博會開通了環島旅遊公路大巴車,又吸引衆多新能源車環島駕駛,測試各品牌新能源車的續航和智駕能力。沿途均將海南更多城市風貌向全球進行展示。

衆多參展商也可能會變爲投資商,比如從第一屆就參加消博會的Coach母公司泰佩思琦集團,在參展第二年就將中國旅遊零售總部落戶海南,並先後在海南開設14家免稅及零售門店。雅詩蘭黛也是參展第二年就在海口成立雅詩蘭黛旅遊零售服務(海南)有限公司,2023年該集團又把旅遊零售亞太區物流中心及中國區總部落地海南。

除了消費類企業外,海南的自貿港政策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工業製造業爲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

4月14日,海南相關部門與華爲達成“一展、一會、一產業”的深度合作共識,共創共建全屋智能(智能家居)實驗室,以應用場景帶動華爲全屋智能(智能家居)2000多家鴻蒙生態鏈企業在海南的落地生根。

安永業務創新與企業轉型資訊服務合夥人關傑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政策紅利正在逐步釋放,特別是明年全島封關後加工增值、零關稅逐步向全島推廣,將全面激活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能。

據悉,在消博會的流量加持下,海南自貿港開放活力不斷釋放,2023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15.3%;實際使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分別達227.1億元、38.8億美元;人民幣跨境收支首次突破3000億元,增長1.2倍。

“目前,外資入瓊熱度不斷攀高,2018年以來,海南新設外資企業以每年65%的增幅持續增長,已經有6543家。” 4月11日,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小明在國新辦新聞發佈上介紹,六年來,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已初步建立,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封關運作準備全面鋪開。伴隨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海南已成爲投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