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中國?小霸王給微軟SONY任天堂上的一堂課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正式發佈《國務院關於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的行政審批或者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決定》,該決定第32條明確表示,在上海自貿區內“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遊戲遊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至此,長達13年的遊戲主機禁令宣告解除。

對於姍姍來遲的遊戲主機,是否會成爲中國遊戲業又一個新的增長極業界公司看法不一,有人認爲主機遊戲在國內市場的未來可以看下韓國、臺灣、香港市場的情況,在這三個市場上,PC網遊手機遊戲纔是主體,但行國內大型廠商的動作卻讓業界感覺,未必如此,比如完美世界收購電視遊戲媒體電玩巴士,同時正大肆招聘主機遊戲開發人員、並將積極進入主機遊戲領域。

那麼主機遊戲未來幾年能否成爲國內遊戲業又一個主角呢?

如何銷售硬件?SONY、微軟、任天堂對中國市場是怎樣的態度

新多出來的中國市場,是否會成爲SONY、微軟、任天堂積極角力的新市場?微軟已經做了表態,微軟和百視通於去年9月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負責研發、銷售遊戲機以及遊戲。微軟率先做出了選擇。然而成立合資公司之後,如何快速銷售遊戲主機,將行貨遊戲機的銷量提升到內容公司可以獲利的臨界值,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而這裡,非常值得借鑑的案例,就是20年前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學習機”了。

1991年,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成立。三年之後,這間小廠產值已達10億元,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的年銷量到底是多少呢?高於300萬臺!累計銷量高於2000萬臺!小霸王其實能解答20年後很多業內人士看待遊戲主機的疑惑。

第一個疑問:中國市場夠不夠大?

小霸王學習機所山寨的對象:任天堂FC紅白機全球累計銷量是6191萬臺,其中北美銷量:3349萬、歐洲銷量:830萬、日本銷量:1935萬、其他地區:77萬臺。

從那個時代來看,小霸王學習機如果歸併到紅白機這一代的話,其實中國是僅次於日本、北美的全球第三大遊戲主機市場。這解答了中國遊戲市場夠不夠大的疑問,當年完全夠大、還十分的巨大。那現在會小麼?

第二個疑問:目前電視遊戲主機太貴

目前最新一代的遊戲主機售價,SONY PS4定價爲399美元合人民幣2400元左右, Xbox one售價爲499美元合人民幣3000元左右。從絕對值來看,是一個較貴的數字。那麼小霸王遊戲機當年售價是多少呢?1991年小霸王推出遊戲機、學習機之後,售價多半在一臺200-300元人民幣,記得當年筆者父親的工資也就在500元左右,小霸王學習機相當於二線城市當時工薪階層月工資一半。

當前PS4、XBOX ONE遊戲主機的售價從工資購買力佔比來看,相當於二線城市工薪階層接近一個月的工資,相當於一線城市工薪階層月工資的一半。從工資購買力來看,如今的最新一代遊戲主機跟當年小霸王遊戲機的定價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說如今的遊戲主機貴,那麼小霸王遊戲機當年一樣算貴!但小霸王當年的銷量在全球範圍內比較,依舊非常可觀。

第三個疑問:如何快速賣主機 小霸王的答案:電視廣告

小霸王學習機是如何紅遍大江南北的,靠兩招,一個是渠道代理商、第二個就是電視廣告了。

1991年6月,小霸王投入40萬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則廣告,即“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有獎銷售活動“小霸王大賽”,小霸王雄居遊戲機市場第一位。1993年,小霸王研製成功第一代小霸王電腦學習機,《小霸王拍手歌》的新廣告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同時讓當年國內消費者印象深刻的是,小霸王請來了成龍作爲代言人

因此可以看到,要快速將產品賣出,當年最有效的方式是電視廣告,尤其是CCTV的廣告,而到了2014年,除了電視廣告之外、還有互聯網廣告的推手,遊戲主機能否快速在中國市場提高銷量,其實最關鍵的地方之一是主管部門允不允許做電視廣告、主機廠商如何做廣告、以及花多大的代價來做廣告,這個問題就要丟給微軟、SONY、任天堂來解答了。

第四個疑問:是否有豐富的主機遊戲產品

小霸王學習機除了賣出了大量的遊戲機之外,當年國內的消費者非常看重的就是有大量的遊戲可玩,當年曾經有過52合一,72合一甚至256合一的遊戲卡,雖然這些遊戲卡多半是忽悠人,裡面有很多遊戲重複,但在遊戲內容上,小霸王發售時市場上有大量的盜版、廉價遊戲卡可購買到,這是小霸王成功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伴隨着政策的放開、行貨遊戲主機未來進入國內市場,在遊戲產品方面自然不可能出現小霸王那樣完全不顧及遊戲版權的做法,能否提供豐富的主機遊戲產品,是考驗微軟、SONY、任天堂公司的致命問題。同時也考驗着希望在中國售出主機遊戲產品的遊戲開發商們。

這裡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就是主機遊戲網遊化,來適應中國用戶的消費習慣。第二種,就是遊戲產品降價,降低到單款遊戲國內消費者能接受的範圍之內,纔可能讓玩家爲正版買單。同時是否能保障主機遊戲大作歐美同步銷售,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而在內容方面,這一系列的問題目前來看卻是無解,一方面監管政策難以預計,另一方面,只有當歐美日本的遊戲廠商真正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纔可能解決海外遊戲的問題。而在本地化的網遊產品方面,完全取決於中國、韓國公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