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曾毓羣及其背後的九千億新能源帝國

(原標題:超越李嘉誠成香港首富,曾毓羣及其背後的九千億新能源帝國,與車企“暗戰”不斷)

5月4日,寧德時代董事局主席曾毓羣登頂香港首富。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曾毓羣的身家達345億美元,一舉超過常年佔據香港首富席位的李嘉誠和李兆基。

作爲目前全球龍頭級別的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的掌舵人,截至發稿,該公司市值已超9000億元人民幣。曾毓羣的身價,也隨着電動車時代的發展浪潮而水漲船高(約2218億元)。

曾毓羣 圖源:公開圖片

不過,作爲電動車的“心臟”,不論是從產業鏈價值的角度還是從成本的維度,各玩家在動力電池業務的關係已愈發“微妙”。

特別是在目前的電動車產業鏈,“垂直擴張”成爲了其中玩家們建立自身護城河的主要方式。

早在去年五月,大衆汽車已宣佈計劃投資4.5億歐元建立鋰電池工廠,預計2020年底開工建設,最早將於2023年開始投產,初始產能爲16GWh。另外,國內如長城的蜂巢能源、比亞迪的弗迪電池,都開啓了自建電池產能的步伐。

對於動力電池廠商而言,上述車企的動作無疑將直接影響其未來業務的擴張。

因此,不願成爲“電芯代工廠”的動力電池廠商,與不願意將“心臟”假手於人的車企,已經開始在電池主導權上展開了激烈博弈。

大衆們“向上”

作爲電動車的“心臟”,佔據整車價值鏈“大頭”的動力電池,一直是決定電動車動力性能、續航里程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也決定了主機廠與電池供應商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

傳統巨頭電動化轉型代表的大衆汽車,已明確表示了其試圖整合全產業鏈的雄心。其中,作爲電動車的“心臟”,佔據電動車價值鏈約40%的動力電池,無論是從成本,還是從差異化競爭力上看,都是主機廠不可忽視的一大業務。

早在去年五月,大衆已宣佈,計劃投資4.5億歐元(摺合人民幣35億元)建立鋰電池工廠,預計2020年底開工建設,最早將於2023年開始投產,初始產能爲16GWh。

今年3月的“電池日”上,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進一步表示,計劃2030年前在歐洲開設6家電池“超級工廠”,其中模式既包括了獨資,也包括了合作。

大衆“電池日” 圖源:公開圖片

除了直接建廠,在股權投資方面,大衆更是在早前已開啓了動作。歐洲市場方面,2019年,大衆已持有瑞典動力電池製造商Northvolt 20%的股份。在中國,去年5月,大衆汽車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併成爲其大股東。

彼時,大衆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我們將與國軒高科共同推進電芯生產及業務”。

數據顯示,當前大衆汽車在電池領域的採購金額已超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29億元)。因此,對於大衆汽車龐大電池需求而言,暫且不論供應鏈安全以及差異化競爭力等角度,僅從成本上考量,自建工廠已有巨大的吸引力。

大衆電動車工廠 圖源:公開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衆,國內車企如長城汽車的蜂巢能源、比亞迪的弗迪電池、以及吉利都開始了合作自建工廠的步伐。此外,如廣汽集團,也在今年4月9日舉辦的科技日上宣佈自研動力電池並進行產業化應用。

寧德時代們“向下”

不過,對於意圖自研電池和自建電池工廠的主機廠來說,首先橫亙在他們面前需跨過的“兩座大山”,一是技術積累,二是規模化。

“車企如果自己做電池,短期內從研發和規模分攤(費用)來看都是高昂的,如果做供應商,其他主機廠還會考慮數據、競爭力同質化、供應鏈安全等問題。另外,電池屬於電化學技術領域,還是有比較高的技術門檻”,近日,一名熟悉動力電池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財經。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100週年校慶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在對話沈南鵬時也表示,“做電池是‘易學難精’,我們現在(不良率)要做到十億分之一的水平”。

雖然,在部分動力電池業內人士看來,車企自建電池產能有其難度,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車企自建電池工廠有其必要性,但更多的可能是在購買電芯後進行一體化的組裝,而非直接從事電池電芯的生產。

“目前電芯行業還是需要較強的行業積累和技術積累,目前做的比較好的都是一些有一定積累的巨頭,對於新能源整車廠而言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指出。

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 圖源:公開圖片

因而產生的一個疑問是,隨着不少主機廠邁入自研電池的隊伍,未來動力電池廠商會否成爲電芯的“代工廠”?

對於這一問題,可以看到的是動力電池廠商已開始了相應的對策和佈局。不論是去年寧德時代對外公佈的“CTC”,國軒高科的“JTM”(Jelly Roll to Module,從卷芯到模組)、中航鋰電的乘用車電池Pack,上述動力電池供應鏈玩家在整合下游產業鏈的步伐亦在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佔據2020年市場份額24%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其“CTC技術(Cell to Chassis)”,即是跨過了原有的模組、電池包等環節,直接到底盤,從而優化電動車的電池容量以及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更需注意的是,CTC競爭力不僅在於電池,它還將電動車的三電系統以及域控制器一同納入進這個架構當中。

CTC 圖源:公開圖片

換言之,不考慮智能模塊,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廠商將在電動化領域具備全棧式整合能力。

“未來車企讓他們只供應電芯估計(動力電池廠商)難答應”,在業內人士看來,具備一體化技術積累以及規模優勢的動力電池廠商,面對車企的“分手”意圖,將更具底氣。

值得一提的是,5月1日,據路透社報道,寧德時代已投資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

從電芯到一體化集成,再到投資愛馳、聯合長安等整車企業,寧德時代產業鏈持續向下遊擴張背後,或許也早已感受到了來自車企們“逆流而上”的壓力。

5月6日,關於車企自建電池產能等事宜,時代財經也採訪了寧德時代方面,截至發稿暫未獲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