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膝蓋就痛爆? 營養師授「吃這些」讓關節養護升級

許多未滿30歲的年輕族羣,也開始受到關節問題影響,天氣一變化就當起「人體氣象預報員」,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症狀。(示意圖/達志影像)

關節炎的年齡層逐漸下降,甚至有許多未滿30歲的年輕族羣,也開始受到關節問題影響,天氣一變化就當起「人體氣象預報員」!瞭解關節炎的成因與飲食保健解方,多吃抗發炎、抗氧化的食物,營養師鄭惠文另表示,蛋白聚糖是近年來被熱烈討論的保健原料之一,在日本被認可屬於「機能性食品表示原料」,更是日本行之有年的關節保健原料。

鄭表示,常見關節炎成因有兩種,有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常見於肥胖、生活壓力大、體內慢性發炎或運動傷害而導致的關節軟骨退化,軟骨不再有保護作用,而產生「骨頭撞骨頭」的情形,使關節發炎疼痛。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忙碌,關節炎的年齡層逐漸下降,甚至有許多未滿30歲的年輕族羣,也開始受到關節問題影響。圖爲關節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另種則是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主因爲自體免疫、全身性的疾病,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其中女性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關節因慢性發炎而遭受破壞,使得關節變形、僵硬與且疼痛。

鄭說,以上兩種關節炎的共通點都是軟骨損傷,導致疼痛、腫脹、僵硬且活動不便,因此對抗關節炎,無論是從飲食或保健輔助都很重要,若能雙管齊下效果更明顯。

至於要吃什麼食物才能改善關節炎,包括抗發炎食物:omega-3脂肪酸(鯖魚、秋刀魚、奇亞籽等)、類黃酮(柑橘類、葡萄、洋蔥等)、槲皮素(藜麥、大蒜、芥藍等)。或是抗氧化食物: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櫻桃等)、維生素E(亞麻仁籽、奇亞籽、南瓜籽等)、花青素(山桑子、蔓越莓、黑豆等)。

保健食品部分則可以挑有以下成分:軟骨組成成分包括二型膠原蛋白、蛋白聚糖、玻尿酸等;抗發炎成分包括橄欖果、薑黃素、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等。另還有鎮定成分如西番蓮、谷維素等。

其中,蛋白聚糖是近年來被熱烈討論的保健原料之一,不僅通過多項國際專利認證,也推出許多相關的保健食品,甚至在日本被認可屬於「機能性食品表示原料」,更是日本行之有年的保健原料。因爲蛋白聚糖的特殊結構,讓它不僅可以擁有良好的保水性,還可以跟人體細胞上的專一接受器結合,因此蛋白聚糖具有多種效用,而又以關節與皮膚保健最廣爲人知。

鄭惠文提醒,挑選保健食品時,也別忘了多加註意產品中的功效成分及添加劑量、品牌信譽、原料來源是否安心或具有專利等,在搭配均衡飲食及良好生活習慣下,再加入保健食品的輔助,其功能纔會更加明顯且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