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金龍湖出現水草「馬藻」 竟是「水質清澈」的指標

生長於乾淨水質的高級水生植物--馬藻。(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地方中心/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區金龍湖近日湖面上長滿不明水草,附近民衆擔心湖泊是否遭受優養化污染,環保局爲釐清水草屬於何種類別,特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藻類資源應用研發中心主任陳衍昌教授,以及國內水生植物專家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張睿升博士協助鑑定,最後確認此水草乃是臺灣原生種的馬藻(Potamogeton crispus),俗稱蝦藻或蝦柳,也是一種生長於乾淨水質的高級水生植物。

張睿升博士表示,分佈於金龍湖的馬藻,爲臺灣原生種的水生植物,具有匍匐莖葉子波浪狀,雖有一藻字,但它卻不是藻,是一種會開花沉水型草本植物,春夏之際爲主要生長旺季,冬季則會轉成休眠芽沉入底土度冬。馬藻主要分佈於水質清澈乾淨的河流灌溉渠道水池河口中,是許多水生生物如黑殼蝦及仔稚魚的優良棲息地,因此馬藻對水質及生態有正面的功效

▼攀附在水中枯枝上臺灣原生種的石田螺。(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過去臺灣全島的河流、水溝、水池常可見到馬藻的分佈,但隨着生育消失、水質污染等因素影響,自然環境已不容易見到馬藻族羣。這次在鑑定馬藻過程中發現,金龍湖水底部份的生物仍很活躍,此外,從現場魚羣遊動留下的痕跡及攀附在水中枯枝上臺灣原生種的石田螺,正啃食附著於枯枝上的微細藻類等種種跡象顯示,水中的溶氧充足,提供了生物生存及食物鏈結構基本條件

環保局說明,春季常是許多水生生物的繁殖季節,針對目前馬藻在金龍湖水域形成優勢物種,若大量清除,有可能影響依賴馬藻存活的水生生物。後續環保局將對金龍湖水質的基本狀態,包括水溫導電度、溶氧,甚至是BOD(生物化學需氧量)及COD(化學需氧量)等水質監測指標定期取樣分析,提供合理可供判斷的數據,瞭解馬藻分佈的水域是否會因其大量生長,而產生水中缺氧的問題,以及是否有利於這些水生生物的繁衍。環保局也計劃將此處規劃成環境教育場地,除於湖邊設置告示牌導覽說明外,亦會安排導覽課程,讓民衆認識馬藻的生長特性,及金龍湖的生物多樣性。

▼協助鑑定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張睿升博士手持馬藻拍照。(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