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鼓浪嶼老套路與文旅新復甦背道而馳

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了廈門鼓浪嶼宰客一條龍現象。遊客被誘導購買高價套票,導遊和商家聯手推銷商品,從司機到導遊,從導遊到商家,寒了不遠萬里的遊客的心。

當天中午,廈門成立專項整治聯合工作組,迅速開展調查,依法從嚴處置有關違法行爲。對鼓浪嶼五家涉事單位責令停業整頓。

正值端午假期,作爲熱門的旅遊景區,#鼓浪嶼宰客##鼓浪嶼導遊回扣高達50%#等話題登上熱搜,宰客亂象很快引發熱議。

在暗訪調查中,記者發現在鼓浪嶼商家給司機、導遊提成,司機和導遊打配合拉客,遊客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落入陷阱之中。

旅遊景區宰客並非新鮮事,但是如此環環相扣的灰色產業鏈,意味着"宰客之道"並非一兩個商家鋌而走險,而是當地旅遊業心照不宣的默契。

面對遊客反映的情況,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鼓浪嶼管委會、文旅等多個部門互相推諉,不是"管不了",就是"找別人"。

違法商家遇上監管缺位躺平,國家級5A景區的待客之道,難怪會變成宰客之道。更加值得深思的是,在文旅行業如火如荼的搶人大戰中,鼓浪嶼卻選擇了背道而馳。

默契從何而來?背後底氣何在?鼓浪嶼天然稟賦加持,自然有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優越感。依仗着這份優越感,對遊客的權益毫不在意,想着一錘子買賣,表面是坑遊客,實際是坑自己。

網絡時代,一傳十,不只十傳百。鼓浪嶼人流量大,宰客陷阱防不勝防,監管部門以罰代管,不靠服務留客而靠套路宰客的生意不會長久。

如今,經濟復甦,文旅行業衝鋒在前。即便景區擁有自然稟賦,也不是隨隨便便躺贏的時代了。文旅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爲了提升整體旅遊體驗,很多地方都在市場整頓和提升服務上層層加碼。

簡而言之,文旅要贏,不僅拼天賦,還要拼後天努力。無論是傳統的熱門景點,還是偶然因素進入大衆視野的新晉頂流,各地鉚足力氣,上下齊心,拿出百分百的誠意,打破刻板印象,贏得遊客的心。

從淄博趕烤、爾濱搖人,到大唐不夜城、天水麻辣燙,都是引客、留客的經典樣本。

物美價廉的商品,暢快愉悅的消費體驗,童叟無欺的市場環境,真誠謙卑的服務型政府,這些是經典樣本里的經典。

商家講誠信、政府有誠意、營商環境上大分,旅遊口碑一定是幾方合力的結果。整治灰色產業鏈,避免其蔓延,是拔掉文旅復甦的毒刺。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規範市場秩序,加強誠信建設,提升旅遊服務質量,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每一個景區安身立命的根本,鼓浪嶼也不例外。

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