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陳其南院長有志一同 讓故宮南院無限發展

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今天在臉書(facebook)貼文表示,故宮院長陳其南的一些想法,和他之前提出的看法相同。(圖/吳芳銘臉書)記者林紳旭/臺北報導

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今天在臉書(facebook)表示,故宮新上任的院長陳其南的一些想法,例如未來故宮南院將以免門票入院參觀,並透過羣聚效應來吸引人潮,這些想法剛好與他之前的很多意見不謀而合。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一些更積極做法和策略,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多年前他個人就提出4S模型:Staying (停留)、Sightseeing (景點)、Specificity(特色)和Shopping(購物)。

吳芳銘說,如何讓遊客可以停留更久是文化觀光產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停留越久就越能創造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全球很多地方的博物館,採取的方法免費參觀和博物館與美術館羣。

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就是採取免費入館的最佳案例,另外還有杭州所有公家館舍通通都是免費入館,吸引人潮之外,也創造旅客更多的停留時間,從一天變兩天甚至三天,增加過夜住宿更是重要,以過夜經濟(overnight economy)創造旅館餐飲、購物消費,停留越多就越有消費,促進地方經濟得以發展。

博物館羣聚的效應在全世界非常的多,華盛頓D.C.、德國柏林的柏林島、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日本的衆多地方如箱根伊豆等等非常多的地方都是例子,透過博物館的羣聚提供多元選擇和增加停留時間,文化也變成是門好生意。

文化藝術相關館舍是觀光景點,也是文化創意和觀光產業,把景點變成是一條旅遊路線,或者是帶狀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不能讓景點零散或者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到達,因此羣聚之外,就是要把可以作爲文化觀光資源的地方一起帶動發展起來,這就是共伴效應或者是綜效的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要用大家興趣主題來進行行銷,根據興趣的分衆化或者是多元的設計主題,吸引大家前來探索。所以才主張,除了故宮之外,周邊包括蒜頭糖廠蔗埕園區作爲歷史再造現場、微型文創園區、茶體驗館、有機園區,甚至是當代藝術館(MOMA),用羣聚的發展帶動地方文化觀光、農產品和伴手禮一起形成一個產業鏈。還有,馬稠產業園區裡面也有觀光工廠,一起來結合就會形成一個大的羣聚效應。

故宮南院還有用自己的特色,來作爲發展的根基。故宮有很好的優勢,除了豐富的典藏之外,還有非常豐沛的歷史文化藝術研究,這些典藏和研究可以發展出來具有獨特的特色,因此也可以有很好的定位,有定位就有區隔,也就會有特色,追求唯一、追求自己的特色,就可能創造第一。

同時也應該結合科技,結合AR、VR、3D、4D等體驗互動、導覽、電影、綜藝節目等,都是全球先進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正在進行或已經落實用以吸引人潮走進博物館的方法。故宮有豐富的研究,臺灣有這些科技技術能量,應該結合起來應用發展,大家會對博物館的經營和體驗,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新奇感受。

文化真的是門好生意,故宮的典藏和研究,結合生活用品禮品或藝術商品,可以發展出文化創意商品,和嘉義縣的農特產品與伴手禮,形成文化創意產業,讓消費者在體驗美學與歷史文化藝術,同時也提升美學素養,挹注博物館收入。

故宮南院的BOT或者是景觀園區,未來有國寶館的建設,但可能要四到六年才能完成,這段期間故宮南院應該要思考多舉辦一些活動,或者是戶外的展覽相關活動來吸引人潮,以多元的方式吸引大家來走進博物館,這樣故宮南院就不會是一個冰冰的歷史文物館,才能開創出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可以瞭解歷史文化藝術的好鄰居。

同時,也應該和國內外觀光業和典藏主題相關的產業結合,如茶文化、宗教、陶瓷、國家主題館、大航海時代等,讓世界各國旅客及對主題有興趣者前來參觀,創造更多的發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