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滿足與快樂

筆者沒有統計的資料,但是根據一般的觀察,一些缺乏知識的人也能享受生活的快樂,他們可能比一些有知識的人更快樂。如果他們能夠在生活上找到令他們滿足的東西,他們便能得到生活的快樂。不論有多少知識,一個生活在社會的人都可以尋求快樂。尋求快樂的一個方法是根據我們生活的條件找出一些可以令我們滿足的事情去做,這便會讓我們能夠享受快樂的生活。

中國有一句古語,「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 換句話說,快樂與憂愁不是由貧富的條件決定,而是由個人的心態決定。有知足的心態便會使我們快樂,有不知足的心態便會使我們憂愁。

我們如何培養滿足的心態呢?當我們遇到任何的環境,我們都應當多考慮環境對我們有利,能讓我們快樂的部分;少考慮環境對我們無利,讓我們憂愁的部分。像我們有一杯半滿的水,我們應當多考慮有水的一半,少考慮沒有水的一半。同樣的,我們應當多考慮生活中能讓我們滿足的一半,少考慮生活中讓我們不滿足的一半。

多年來,筆者生活在美國,美國是一個很富有的國家,比中國富有。我們能否說一般美國人比一般中國人快樂呢?大概是可以的。但是一些富有的美國人也可能是不快樂,包括一些要求過高的美國人。富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一個富有的美國居民,住在一個十分富有的地區,他比住在該地區的其它一般居民貧窮,他可能不能過着快樂的生活。他看見了鄰近的居民比他富有,可能令他覺得貧窮,使他不快樂。

快樂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是一個人的心態。客觀的環境當然會影響人的心態,但一個人對客觀環境的態度也會影響他的心態。如果他是一個樂觀的人,遇到同樣的環境,他會比一個悲觀的人快樂。生活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環境,世界有些快樂的人,也有些不快樂的人,一個人的心態是決定他能否過着快樂生活的重要條件。

本文討論了一個人能否過着快樂生活的因素,包括客觀的因素與主觀的因素。主觀的因素是每個人自已可以決定的,本文討論瞭如何利用主觀的因素增加我們的快樂與幸福。如果我們能夠培養一個樂觀的態度,我們便能享受快樂的生活。這個態度便是一個對我們生活滿足的態度。另一個讓我們生活快樂的方法是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包括筆者在上一篇文章討論的,亦即是增加知識來改進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樣也可以使我們能夠過着快樂的生活。改進生活環境和改變生活的態度是兩個能夠讓我們快樂的因素。第一個因素,筆者在前一篇文章已經討論了。本文繼續討論了第二個因素。還有其它決定我們快樂的因素,包括身體健康。希望以後能夠和諸位討論這些令我們快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