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陳琴富》誰糟蹋了于右任
說起于右任,年輕一代幾乎沒人知道他是誰,更別提他在書道上的成就了,他制定的「標準草書」就足以留名千古,可是這樣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民國文人,不管是文化部還是臺北市政府,從來就不重視他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和價值。有什麼辦法呢?把錢穆趕出素書樓的市長陳水扁,就不知道文化爲何物,也正是在他擔任臺北市長的時候,爲了元宵節燈會,把于右任在仁愛路圓環的銅像整個基座破壞,並順勢把銅像移到國父紀念館,草率處置到難以想像的地步,還好在翠湖畔還可以看到那尊雕像。
前幾年,兩岸文化交流熱絡以來,大陸興起收藏民國文人作品的熱潮,張大千的畫和于右任的字就是兩大熱門,許多大陸客到臺北來就是指定要去外雙溪的「摩耶精舍」和北投的「梅庭」,瞻仰一下兩位民國文人的風采和他們在臺灣的行跡。摩耶精舍在故宮的管理下,維持着張大千當初居家的模樣,也保留了紀念館的特色,相對地,梅庭在北市府的管理下就完全見不到于右任的蹤跡。
梅庭佔地不大,是日據時代的一座民宅,爲當時官員的居所,政府遷臺之後,曾爲于右任的避暑處所,北市府在民國99年規畫爲紀念館,設5個展區,陳列于右任的書法和家居情境,開放參觀。由於這是于右任在臺居住過唯一留存的建築,極具文化價值,因爲佔地很小,只能以于右任作爲主題展出。
但是,不知何時開始,北市府觀傳局把它變成一般展場,目前正在展出的是鄧麗君特展。梅庭佔地本來不大,不像國父紀念館有很多展區,可以因此活絡國父紀念館的多樣性,帶來人潮;梅庭能夠吸引人的就是于右任,卻在觀傳局的主導下被外展喧賓奪主。難怪有人一進去就忙着向旁人介紹「這是鄧麗君紀念館」,還真是張飛打岳飛。
民進黨人爲了去中國化,完全不尊重傳統文化和民國文人,這倒也罷了,柯文哲不至於這麼粗魯無文吧?但是看到梅庭的情景,想來也差不了多少。臺北市能夠傲人的文化場域已所剩無多,紀念性建築更該好好地運用,發揮它的文化價值。柯市長每天忙於選舉之餘,是不是也該關心一下臺北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