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鐵運營里程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速度領跑世界

高速鐵路:“中國速度”領跑世界

3.79 萬公里

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79萬公里,較2015年末的1.98萬公里增長近1倍,穩居世界第一,“八縱八橫”主骨架已搭建七成以上。

初夏時節,新建廣州白雲站,2227根工程樁已經澆築完成。廣州白雲站是廣州鐵路樞紐規劃,“五主三輔客站佈局中的主客站之一。站場規模11臺24線,以普鐵爲主、高鐵城際爲輔,下設六條地鐵線。

走進廣州白雲站施工現場,工人很少,很多工序已經交給機器人幹了。

“白雲站是全國首個大規模運用智能化機器人的項目,施工採用了18種智能機器人,在土建、機電、裝飾裝修等各專業領域進行實際應用。”中鐵建工集團廣州白雲站項目信息化負責人林遵虎說。

“綠色、智能、安全、人文”新理念,已全面貫穿至中國高鐵的建設歷程中,新技術不斷引領新發展

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79萬公里,較2015年末的1.98萬公里增長近1倍,穩居世界第一,“八縱八橫”主骨架已搭建七成以上。

高鐵網覆蓋94.7%的百萬以上人口城市

自6月3日起,新建綿瀘高鐵內(江)自(貢)瀘(州)段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距正式開通運營又近一步。

在自貢變電所,首臺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上崗試運行。“這是業內首次採用自主研製的牽引變電所輔助監控系統(機器人)。”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川南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程忠強說。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智能巡檢機器人高1.12米、寬0.66米、長0.86米,可自行設定路線,實現自主巡邏,利用超聲波雷達實現機體360度避障與防跌落功能。

綿瀘高鐵內自瀘段全長約130公里,設計時速爲250公里。北接成渝城際,南連渝昆高鐵,是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川南城市羣快速客運通道之一。建成通車後,自貢市和瀘州市將進入“動車時代”,內江、自貢、瀘州將形成半小時經濟圈,至成渝兩地形成1小時交通圈。

軌道上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後,軌道上的成渝城市羣呼之欲出。

4個多月前,正線全長約180公里,設計時速爲350公里的徐(州)連(雲港)高鐵通車運營。“至此,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最長橫向通道――全長3422公里的連雲港至烏魯木齊高鐵全線貫通,將爲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武漢、鄭州等全國及區域中心城市,建成了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爲骨架、不同速度等級的區域連接線銜接和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3小時交通圈,城市羣內0.5―2小時交通圈。我國已成爲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高速列車運行數量最多、商業運營速度最高、高鐵技術體系最全、運營場景和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國家。

快速發展的中國高速鐵路,正改變着中國人的出行方式。來自國鐵集團最新統計,全國高鐵網已覆蓋94.7%的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商業運營速度及建設標準創世界新高

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近日發佈,新建南通至寧波(通蘇嘉甬)高速鐵路項目啓動站房設計方案徵集,意味着這條跨海高鐵可行性研究進入決策程序。

蘇嘉甬鐵路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主骨架――沿海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鐵路最具挑戰的是通蘇嘉甬線路杭州灣大橋

設計線路圖顯示,這座跨海大橋與杭州灣公路大橋基本平行,海域段全長約29.2公里,大橋包括北、中、南3座航道橋,大橋建成後將是全世界最長、建設標準最高的跨海高速鐵路橋,設計建設將創多項世界紀錄

“世界第一座強潮海灣、超低阻水率、全埋置式承臺基礎的高速鐵路跨海大橋;北航道橋主跨達450米,採用混凝土箱―鋼桁組合樑斜拉橋並鋪設無砟軌道,在世界高速鐵路建設中的首次使用;海中引橋採用80米主跨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樑,最大聯長達3080米,其超長聯、大跨度、曲線連續樑無縫線路創世界紀錄。”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通蘇嘉甬鐵路項目總工程師張建表示,這些新紀錄對世界鐵路橋樑乃至橋樑工程領域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2020年7月1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爲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標誌着我國成功攻克千米級超大跨度橋樑技術。

2020年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全線貫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京雄城際全長10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被譽爲新時代中國高鐵建設的標杆和典範。“這條高鐵還是全國鐵路建設中首條全線、全專業、全過程採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實現虛擬建造的數字孿生鐵路。”京雄城際鐵路指揮部指揮長楊斌說。

此前一年,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實現350公里時速自動駕駛。

早在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率先按時速350公里進行商業運營,創世界高鐵商業運營最高速度。

復興號動車組重要標準中84%爲中國標準

4月26日21時29分,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全線接觸網成功送電。爲今年6月30日開通奠定堅實基礎。

拉林鐵路正線全長435.5公里,新建正線403.1公里,設計行車速度爲每小時160公里。

線路開通後,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內燃+電力)動力集中動車組將開進西藏、開到拉薩,實現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2016年7月,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成功開展時速420公里交會和重聯綜合試驗;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爲復興號並隨後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

復興號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84%爲中國標準,性能比以往動車組更勝一籌。“每個細節都追求完美,僅高鐵轉向架裝配方案就設計了90種,經過上千次反覆驗證。”中車四方公司鉗工首席技師郭銳說。

此後,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又持續增加了時速350公里17輛長編組、250公里8輛編組、160公里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並上線運營。

復興號系列動車組,是中國鐵路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我國率先成功探索了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系統關鍵技術參數變化規律,高速動車組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極大增強了我國高鐵的核心競爭力。

與高鐵建設發展同步,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12306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互聯網售票比例超過80%。近年來,12306推出並不斷優化完善網絡購票、自主取票、電子客票、移動支付、在線選座、站車WiFi以及異地購票、全路通退通籤等便民利民服務,大大增強了廣大人民羣衆的獲得感。

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全國鐵路配備復興號動車組1036組,已累計安全運行8.36億公里,運送旅客8.27億人次。

據悉,國鐵集團已着手佈局鐵路新基建,啓動鐵路5G專網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中國鐵路主數據中心平穩運行,正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鐵路領域的應用。本報記者 矯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