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子國小「挖寶之旅」興盛 海廢創作變成寶

塭子國小淨灘風氣興盛,近期新開「海廢創作社」,加強孩子的環保觀念。(謝佳潾攝)

塭子國小淨灘風氣興盛,近期新開「海廢創作社」,加強孩子的環保觀念。(謝佳潾攝)

塭子國小淨灘風氣興盛,近期新開「海廢創作社」,加強孩子的環保觀念。(謝佳潾攝)

塭子國小鄰近海邊,淨灘風氣超興盛,校長家長還會趁假日帶孩子來趟「挖寶之旅」,但卻發現垃圾愈撿愈多,爲此,校方開海廢創作社,除加強環保觀念,也盼喚起大家對海廢的重視,強調「不要丟垃圾」纔是垃圾減量的不二法門。

塭子國小校長鍾敏翠指出,因爲學校就在海邊,「淨灘」無疑是最棒的海洋教育,近年來除兒童節世界海洋日、地球日指標性節日會舉辦大型淨灘活動外,平常假日也會與有興趣的家長帶着孩子四處旅行兼撿垃圾,目前去過阿塱壹古道、風吹砂、後灣小琉球澎湖

「其實淨灘就像在挖寶。」 鍾敏翠說,對孩子而言,將撿垃圾導向挖寶行動,他們會愈撿愈有趣,例如撿到印有「浙江字樣海標廢物時,求知慾大爆發,不停詢問相關問題,會想知道浙江在哪、海標是做什麼用、爲什麼會變成垃圾等。

不過當垃圾愈撿愈多時,孩子也開始懷疑,淨灘有用嗎?而這個問題不只是孩子的疑問,大人也是如此。爲此,鍾敏翠與家長商量後,決定開海廢創作社來深化海洋教育,透過創作讓孩子知道,廢物利用後垃圾不再是垃圾,而不要亂丟垃圾纔是垃圾減量的不二法門。

孩子將長久以來撿到的酒瓶浮標、吸管、水管等海廢垃圾,透過巧手與創意做成「海洋世界」藝術品,他們無不驚呼「原來垃圾可以變藝品」,且還在創作時啓發周遭人的環保意識親友會怕孩子的創作素材不足,而幫忙撿垃圾補充材料

家長笑稱,淨灘絕對無法解決垃圾問題,但當大家有意識垃圾會對生活產生無力感、對環境造成威脅,並轉念想辦法解決時,就是環保教育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