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減核! 能源局長林全能:電價不再補助、該漲就漲

炎炎夏日用電高峰能源局長全能強調,電價調整將完全反映成本,不受非經濟因素影響。(圖/資料照片)

《穩健減核 - 能源局長專訪》系列一

文/蔡百蕙

核四於七月起正式封存,未來核能政策何去何從?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指出,「接下來就是穩健減核,」目標大家共同的願景,「逐步邁向非核家園;」同時間,對於電價是否將受到影響,林全能也明確地表示,現行電價公式「完全以成本爲考量」,過去燃料成本上漲時,政府一直補貼,以致無法漲電價,未來將不受任何非經濟因素影響,「假如成本大幅增加,可能10月1日就要調漲。」

現行電價公式於今年4月1日起開始適用,一實施就調降電價達7.34%,被稱爲人民的小確幸。然而,臺灣的電價已幾乎世界最低,許多企業領袖都曾公開表示臺灣的電價太低,不利於節電,於今年初的民間能源會議上,歐盟駐臺代表龐維德更在公開演講中,直指出臺灣電價太低,不利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主導「新北智慧綠能節電城市計劃」的新北副市長陳伸賢,談起節能手段時,也直言「漲電價最有效。」

林全能於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4月份的電價調降系由於該電價公式純粹以成本計算電價,而電價有6成是燃料成本,燃料成本又在過去一年多來大幅下降,「所以就必須調降。」目前,國內電力結構28.9%來自天燃氣,48.9%來自於燃煤

林全能強調,讓該電價公式能持續運作非常重要,過去在燃料價格上升時,有政府補貼,「電價都沒辦法調,」未來希望這套公式能夠讓全民信任,「當燃料成本增加、需要調漲電價的時候,大家也就能夠接受了。」

爲促進節電,經濟部今年砸30億啓動史上最大規模節電計劃,但問到是否將節能減碳精神納入電價機制,林全能卻說:「不會爲了節電,刻意漲電價,」會忠於成本,電價一年調整二次,第1次在4月1日,第2次就在10月1日,也因此,「假如成本大幅增加,可能10月1日就要調漲。」

然而,明年1月即將舉行總統國會選舉,在選舉前夕,電價調整是否會受政治因素影響?林全能肯定地表示,電價將不受任何非成本面的因素影響,會忠實反映電力的成本,「原則上以後不要受到任何非經濟的因素影響。」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