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原標題: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回信中強調:“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爲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青年作爲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充滿青春激情,敢闖敢幹,擁有無窮的創造力,引領更多“青春力量”投身鄉村建設,必將爲鄉村振興注入汩汩源頭活水、帶來無限動力和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廣袤的鄉村田野上,新時代的青年們書寫着精彩的奮鬥故事,定格了鮮亮的青春身影,詮釋着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千千萬萬個黃文秀、王軍揚們紮根鄉村、揮灑汗水,帶領父老鄉親奔向充滿希望的未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現如今的鄉村圖景上,農業越來越強,農民越來越富,農村越來越美。但仍要看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優秀青年衝在前面,在鄉村振興的“大考”中交上最美的答卷。與此同時,鄉村沃野也爲廣大青年建功立業提供了無限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青年理應以時不我待的奮鬥之姿爲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發揮榜樣作用,敢做敢爲。鄉村廣闊天地,青年大有所爲。近年來,廣大青年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展現着青春的朝氣銳氣。特別是一批批大學生響應黨的號召,由城市走向農村,在田間地頭“接地氣”“沾泥土”,帶領村民戰貧困、拔窮根,以“不怕彎多山高,只盼家鄉更好”的爲民情懷,爲鄉村事業貢獻青春力量。未來發展中,廣大青年應心懷國之大者,以前人爲榜樣,在鄉村發展一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在鄉村治理最前沿甘於奉獻、敢作敢爲,在鄉村建設新天地練就本領、釋放能量,以艱苦奮鬥精神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敢爲人先,勇於創新。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是常爲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新時代青年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眼界寬、思路活、見識廣,應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發揮自身優勢,爲鄉村發展帶去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要爭做新時代的“新農人”,以田野爲青春起跑線,躬身學習、強化實踐,不斷提升自己,豐富知識儲備,夯實專業技能,努力掌握農業生產要領,把田野熱土當做廣闊課堂,如用所學知識開展直播電商助農、發明農業機械強農、推動智慧農業更好興農等,着力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全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和國家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努力成長爲農業生產領域的“領頭人”、共同致富“帶頭人”,合力奏響青年職業“新農人”的田園牧歌。

志存高遠,迎難而上。“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鄉村振興是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時代的需要。青年人應將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具體實踐中,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要勇於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夢、築夢、圓夢,從點滴做起,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在埋頭苦幹和創新作爲中擦亮“青年”標籤。鄉村振興是一項艱苦而偉大的事業,推進的過程中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廣大青年應沉下心來,持之以恆下細功夫、長功夫,勇於攻堅克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鄉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爲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將理想的種子種到鄉村土地上,不忘初心、下定決心、保持恆心,肩負起鄉村振興的重任,發揮排頭兵、生力軍的作用,廣大青年就一定能迎來碩果滿枝的出彩人生,就一定能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金芮竹)

來源: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