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對國產數據庫,沒有信心!!!

關注飛總聊IT,瞭解IT行業的方方面面。

墨天輪社區說,國產數據庫最好的時代到來了,到2023年,全國各種國產數據庫,已經接近300個了。

對於這種百花齊放大鳴大放的時代,我不知道2024年,我們還能產生多少個新的數據庫。

但是現實是比較殘酷的, 縱觀全球各個國家,無論是商業數據極其發達的美國,還是已經被制裁但是依然有着優秀開源產品企業版的俄羅斯,其國內數據庫的總體數量,應該不會超過兩位數。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了,爲什麼數據庫市場就不能夠有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數據庫產品競爭。

因爲說白了,這些人都不懂數據庫產品。

數據庫產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個產品要真的有競爭力,絕對不是說用一點新的設計理念,就能夠設計出來的。我舉個例子,谷歌做了個spanner,還把它雲化成了產品,理念夠先進了吧,全球提交事務,用上原子鐘黑科技,so what?

現在谷歌的這個雲產品有人用嗎?相反的BigQuery這個產品作爲一個數倉產品,喜歡的人不要不要的,用的人多的很。

爲什麼會這樣?說白了,數據庫產品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基礎理論很成熟,相關的信息,很公開,新的東西論文裡面都有。

第二,對工程能力要求極高。這東西很多時候,就是時間磨出來的。

第一點,說白了,在有開源數據庫的今天,要入局去攢一個新的數據庫,真的不是一個什麼事。搞10個程序員,手搓一個數據庫,然後說這是世界領先,國內獨創,非常的容易。

第二點,纔是精髓。任何所謂設計理念先進的產品,在現實面前都是狗屎。數據庫是一個非常需要應用場景慢慢打磨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數據庫廠商,在現實的業務負載面前,多多少少都需要經歷過很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繼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個成熟的數據庫產品,需要打磨的時間,需要實踐過的業務場景,那是巨大的。

沒有這個基礎的數據庫產品,是不是在商業上真的有價值,我覺得非常打問號,所以Spanner這個東西,就是一個不成熟的產品,沒價值。

相反的Oracle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打磨了那麼多年,公司裡面的測試數據集和測試例子,能夠覆蓋的各種場景之複雜,豈是這兩年一個又一個冒頭出來的國產數據庫能比的?

所以,國產數據庫要能夠成功,就得有足夠的業務場景以及足夠的時間去打磨產品。那麼請問,在國內市場上的那麼多個數據庫裡,到底有幾個是可以背靠大公司,提供得出來業務讓數據庫去打磨,提供了時間讓產品慢慢成熟的。

其實拿着這個條件去篩選一番,我們也知道,國產數據庫到底有哪幾家將來是有希望的,這裡面的不說99%吧,至少95%,以後都應該要進垃圾堆的。

所以,我覺得,大部分國產數據庫,就和當年的共享單車,團購一樣,死,只是時間問題。

我最近在寫一個職場專欄:飛總的職場寶典。內容涵蓋職場的方方面面,以飛總聊IT2016年以來的職場文章精華和飛總10多年工作經驗爲基礎,有料有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