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國際政經學院提解方 臺大教師籲招募逾65歲學者任教

臺大今(21)日舉行校務會議,校長陳文章交議的「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創新計劃-國際政經學院」一案,引起教師熱烈討論。針對這起提案,臺大校務會議也進行投票表決,最後59票贊成擱置,51票反對擱置,結果未通過。(李侑珊攝)

臺大擬於明年8月成立國際政經學院,但在今(21)日召開的校務會議上,出席教師代表各有爭論,且該提案經表決後被擱置,最後沒有通過。校內教師建議,臺灣國際政經人才匱乏,建議效法清華大學臺北政經學院的彈性聘僱及薪資制度,允許聘用超過65歲的傑出國內外專業人才,擔任院長或講座教授,並諮詢擁有相關經驗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再行提案,以降低師生憂慮,結果應能順利過關。

臺大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陳厚銘表示,臺大想要成立的國際政經學院,目前存在3大問題。首先是學程定位問題,即國際政經學院主軸究竟是培養國際政經人才,還是強調英語能力的政治經濟、財金與領導管理專業?

陳厚銘說,根據目前臺大國際政經學院學位課程設計,似乎更傾向培養政治經濟、財金與領導管理的學士、碩士及博士的英文專班,而非針對國際政經人才的設計。建議應以培訓國際政經人才爲主軸,重新組織課程,避免目前政治經濟、財金及領導與管理3個領域各自獨立的專業學程。

陳厚銘提到,第2個問題則是招收學生的疑慮,對於國際政經人才的培養,建議將招生對象調整爲具有實務經驗的專業人士,而不是專注於在校大學部學生。因此,應重新評估是否適宜設立學士學位學程。

陳厚銘說,第3則在於彈性師資聘用問題,鑑於臺灣國際政經人才匱乏的現狀,建議效法清華大學臺北政經學院的彈性聘僱及薪資制度,允許聘用超過65歲的傑出國內外專業人才,擔任院長或講座教授。

陳厚銘肯定臺大成立國際政經學院,替產業培育國際政經人才的構想非常棒,符合時代趨勢與產業需求,但如何定位,完善師資與課程設計,避免和原有系所與資源有所衝突,恐怕要重新檢視,並諮詢相關經驗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再行提案。

陳厚銘指出,通常對於需要國際政經人才的企業而言,這些企業往往屬於較大型且擁有中高階經理人職缺,因此碩士和博士學程更爲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