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國際學校80歲外師闕思嘉 貢獻臺灣教育逾20載

80歲闕思嘉在潭子常春藤國際學校任教,餘生將奉獻給臺灣教育。(陳淑娥攝)

80歲闕思嘉在潭子常春藤國際學校任教,餘生將奉獻給臺灣教育。(陳淑娥攝)

80歲闕思嘉在潭子常春藤國際學校任教,餘生將奉獻給臺灣教育。(陳淑娥攝)

美國外師闕思嘉20年前遠渡重洋來臺,因喜歡臺灣人情味留臺至今,他引進美式教育,希望教導孩子成爲領袖後,未來能貢獻給臺灣。此外,闕思嘉因出身貧寒家庭,深知貧生求學不易,每月捐出部分薪資助弱勢,希望幫助更多人圓夢。

今年高齡80歲的闕思嘉(Dr. John Cheska)目前在臺中潭子常春藤國際學校任教,來臺前曾在中東、日本、埃及等國教書,20年前因緣際會到臺灣,引進美式教育,課堂上師生在圓桌開放討論,鼓勵學生髮表意見,讓課程不是單向教學,而是多元創造及啓發。

闕思嘉投身教育40餘年,雖已滿頭白髮,但從來不倚老賣老,與學生就像朋友般,一起生活、一起求知求新求變,他每天在校園內穿梭巡視,決定「活到老教到老」。闕思嘉說,自己很喜歡臺灣,愛上這個純樸又充滿人情味的地方,餘生要貢獻給臺灣教育,希望培養出更多社會領導菁英。

闕思嘉鼓勵學生多元學習、參與社團,常春藤國際學校有約40個學生社團,還出過擊劍國家代表隊,也曾在競技疊杯世界錦標賽摘金,每每學生在各項技藝競賽中表現優異,他都笑得合不攏嘴。

闕思嘉出身貧寒,父親沒錢讓他讀大學,他靠着拿獎學金一路完成學業,所以,他也更憐惜在求學路上貧困學生。闕思嘉認爲,每個人都貢獻部分薪資回饋社會;因此,他每月捐出部分薪資,挹注教育、社團等,希望幫助弱勢學生在求學路上不孤寂。

應屆吳姓畢業生指出,2年前返國求學,今年錄取美國德州的大學,她表示,闕思嘉在課堂上除教學外,也分享生活、社會許多事物,他以身教代替言教,讓她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