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胸腔病院 教導民衆流感疫苗與注射之認知
▲流感疫苗注射後2周可以產生保護力,對健康成年人有70至90%的保護效果。(圖/衛生局提供)
每年10月1日爲流感疫苗施打起始日,有鑑於去年流感人數暴增,政府推廣擴大疫苗注射人數增加至600萬人,年齡羣從65歲降至50歲,學生從國小一年級提升至高中皆可施打,以求降低流感的擴散,衛福部胸腔病院,配合臺南市衛生局政策,協助學生流感疫苗注射3萬多劑,約佔臺南市學生注射人口的4分之1。
衛福部胸腔病院內科吳盈勳醫務秘書指出,流感病毒分爲A、B、C三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臺灣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有A型的H3N2亞型、H1N1亞型及B型流感病毒等3類。我國使用之疫苗,爲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對北半球建議更新的病毒株組成,其保護效力與各國狀況相同。
流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一般流感疫苗注射後2周可以產生保護力,對健康成年人有70至90%的保護效果,老年人可減少50至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減少80%之死亡率,故施打了流感疫苗以後可能還是會有感冒或得到流感的可能,但其嚴重度會下降。常見的高危險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症、心臟病或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慢性病病人,仍建議要注射流感疫苗,以提升免疫力。
當然,在疫苗注射時要詢問病人對蛋的蛋白質是否過敏、過去注射疫苗是否曾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若有則爲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注射後宜觀察病人是否產生不良反應,需30分鐘後才讓病人離開,如有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或心跳加速等急性症狀應儘速就醫。原則上,發生嚴重之機率很少,去年發生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多爲未接種疫苗所引起,相對於副作用,注射疫苗的好處還是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