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刪帖公司利益鏈遭曝光 每條報價可達萬元

新華網天津4月25日電(記者 劉元旭國家有關部門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爲專項行動以來,一批“刪帖公司”和非法網站被關閉。但記者近期追蹤發現,各種有償“刪帖公關”沉渣泛起,在網上公開叫賣替人刪除負面信息服務,甚至連新聞監督報道也“包刪”。

職業“刪手”怎樣替人消災?誰是利益鏈條上的“漁利者”?公衆合法知情權監督權如何保障?“新華視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刪帖公司”替人消災  媒體曝光也敢“刪”

近期,多家企業被質疑花錢刪除網上負面信息或媒體監督報道,有償刪帖亂象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在網上搜索“刪帖公司”,各種聲稱從事“專業刪帖”的公司廣告隨處可見,有的還建有專門推廣網站。

記者與廣告中一家名爲“北京興達科技刪帖公司”的業務取得聯繫。這名QQ暱稱“網絡顧問”的業務員表示,“網上的負面帖子新聞報道、微博、博客等都能刪除”。

另一家自稱“專業刪帖”的公司叫深度公關網。一名QQ暱稱“深度公關”的業務員向記者透露,刪除方法主要有兩種,大中網站主要通過公關編輯,小網站則通過技術手段,一般只需24小時,處在爆發階段的新聞會緩幾天再處理。

隨後,記者又與名爲“360網絡品牌顧問”的刪帖公司取得聯繫。該公司在網站上稱,可提供各大門戶網站論壇社區、視頻網站、知識問答平臺、搜索引擎快照上的負面信息刪除服務,並且申明只處理虛假違法信息及低俗信息。

但這家公司張姓業務員進一步解釋說:“刪帖本來就是一個跟法律擦邊的行業,我們總不能寫刪除屬實信息吧?”

記者探訪多家“刪帖公司”發現,這些網絡公關公司刪帖的手法多樣,主要有交涉施壓、公關編輯、技術攻擊等。

在提供刪除服務時,很多“刪帖公司”還極力推介“駕馭搜索引擎”和“新聞壓制”業務:通過大量羣發客戶關鍵詞的正面信息或回覆,讓負面信息迅速“沉”下去,保證讓負面信息在搜索引擎、論壇、博客、微博前幾頁“消失”。

“根據我們瞭解,客戶搜索關鍵詞時,在前三頁沒有看見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會再繼續看下去了。”“360網絡品牌顧問”的張姓業務員說,單個刪帖成本高,而搜索引擎的“口碑維護手段”更高效,受到很多客戶歡迎。

刪帖“明碼標價”  產業分工明晰”

記者發現,在這些“刪帖公司”背後,是一條分工明晰的利益鏈條,而有的搜索引擎扮演了“幫兇”角色。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輸入“刪帖公司”,各種“刪帖公司”的廣告被置於搜索結果的最上方。

在搜索引擎“助推”下,各種“刪帖公司”生意興隆。“360網絡品牌顧問”的張姓業務員說,不同網站,不同板塊,新聞、博客、論壇帖子、搜索引擎快照等不同類型,刪除價格不同,一般每條收費300元至4000元。如果要保證用百度搜索某個關鍵詞的前三頁不出現相關負面信息,則每月需要收費4500元。

隨後,記者又從貓撲大雜燴、百度貼吧爆料吧、搜狐首頁、新浪首頁和天涯論壇上找出5篇負面新聞報道或帖子,將其鏈接發給北京興達科技網的業務員。對方回覆說:能刪除但價格較貴,分別需要3000元至10000元不等。

深度公關網提供的刪帖“報價單”更詳細:小站每條1000元至1500元;中站每條1800元至2500元;大站每條5000元至12000元不等。貓撲、天涯等熱門論壇,每條2500元至4000元;微博、博客,每條1200元至1800元;視頻類網站,土豆網900元,優酷網2600元;快照,每條150元至500元。而以正面信息“掩埋”壓制負面信息業務則按關鍵詞收費,每個關鍵詞發10篇正面新聞,轉載至四五十家媒體,收費35000元。

更有甚者,爲了牟利,有的“刪帖公司”還向記者表示“可以幫助打壓競爭對手”,收費20萬元至50萬元。

在整條利益鏈上,一些門戶網站及其工作人員則是另一“漁利者”。多家“刪帖公司”告訴記者,做這行關鍵要靠關係硬,他們在各大門戶網站都有“內部關係”,大部分刪除都是通過給“好處費”、支付“刪帖費”或買廣告等方式公關門戶網站實現的。而對於會分多少錢給門戶網站,“刪帖公司”都諱莫如深。

記者調查中還發現,一些打着公益維權投訴旗號的網站和論壇,在接受公衆投訴曝光信息後便坐等想刪帖的人“上門送錢”,最終公衆維權投訴的“炮彈”變成了牟利者的“銀彈”。

“刪帖公關”毒化社會  監管空白亟待填補

有關專家認爲,不辨真假、替人“遮醜”的刪帖行爲,壓制了公衆投訴維權和媒體正常監督的合法權利,矇蔽和欺騙了社會,侵犯了公衆知情權和監督權,急需通過“制度監管”重拳整治。

中國科學院李強博士說,這種“矇蔽”造成公共危害的事例並不鮮見。近年來,一些品牌企業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在被消費者或媒體曝光後,便想方設法花錢“遮醜”刪帖,導致消費者繼續受到傷害。

針對非法網絡公關猖獗問題,2011年4月開始,國家有關部門曾在全國聯合開展了爲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刪帖公司”在內的一大批從事非法網絡公關活動的網站被關閉。但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刪帖公司”捲土重來。

“集中整治收到一定效果,但常態監管仍然存在不足。”天津社科院輿情問題專家陳月生研究員認爲,以“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爲贏利模式的“刪帖公司”,正在形成一個“地下產業”,僅靠一兩次集中整治行動,難以真正清除,有關部門應及時出臺相關法規,建立長效監管體制。

不過,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教授認爲,雖然目前針對“刪帖公司”行爲的法規還存在空白點,但這並不意味着監管無所作爲。

“對於有償刪帖和‘正面信息壓制’服務,工商部門可按超範圍經營或無照經營查處。”侯欣一教授說,“通過黑客入侵刪除,或者通過給門戶網站好處費而採取的刪除行爲,則分別涉嫌犯破壞計算機系統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司法機關可依法懲處。”

有關專家認爲,只有堵塞法規漏洞和加大整治力度雙管齊下,才能遏制非法網絡公關公司猖獗勢頭,保護公衆合法的監督權和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