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臺灣不缺席

社評

大陸國臺辦與臺灣統派團體在南京舉辦研討會達成六點共識,着墨於將「中國式現代化」概念與兩岸關係相聯結,卻忽略臺灣在「中國式現代化」構建過程中,曾經扮演的角色。此處雖有留白,但並不遺憾,反而給兩岸有識之士提供了一個深入思考的課題:「中國式現代化」的臺灣經驗究竟爲何?

中國式現代化的臺灣經驗

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上升至意識形態論述體系的最頂端。過去,大陸官方常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是表、社會主義是裡,如今「中國式現代化」雖未取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陸也絕對不會放棄中共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但「中國式現代化」的包容性更大、格局更高,對於臺灣而言,也更具有「參與感」。

「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具包容性,是因爲現代化是全球格局的發展論述,社會主義則具有東西陣營劃分的意味,北京既然有意領導全球治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必須與國際普世價值接軌。淡化社會主義,並非放棄一黨制,而是將原本屬於「社會主義」範疇的以黨領政體制與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的「大一統」思想銜接,進而轉移到「中國式」的涵義之下。

既然如此,臺灣身爲中華民族一分子,有責任總結出在地實踐、臺灣經驗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架構:首先,臺商臺資是40多年來大陸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大陸網路媒體曾報導,大陸外匯收入最高的前10大企業中,臺企幾乎佔據半壁江山。同時,臺商投資大陸的經濟成果也外溢爲政治效應,臺灣人源源不斷赴大陸發展興業、安居樂業,成爲維繫兩岸交流與和平穩定的紐帶。

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兩岸發展道路不同,臺灣在中華文化基礎上,採行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其政經發展歷程,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現代化的一個探索,有成就,也有失敗。廈門臺商回憶,習近平早年在福建工作,對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非常有興趣,讀了不少臺灣出版的書籍,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到,臺灣政經發展模式對大陸的吸引力。如果沒有蔣經國時代一批精通中外技術官僚的高瞻遠矚,今天台積電「護國神山」根本無從建立。

臺灣對大陸的「中國式現代化」應享有發言權,兩個主要原因:其一,兩岸制度迥異、冷戰期間分屬不同陣營,國民政府遷臺70多年來,得益於與歐美現代化模式對接,臺灣得以融合中西方的優勢,兼具東方之勤奮智慧與西方之自由開放,鍛就臺灣經濟起飛與政治民主化的東亞奇蹟,臺灣人均所得在世界名列前茅,有資格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範本。

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蒂固

其二,兩岸政治制度不同,大可相互借鑑,爲中華文化現代化摸索出最佳路徑,如今卻有人企圖將制度之爭變成統獨之爭,令人扼腕。所幸統獨之爭只是每逢選舉炒作的議題,走進臺灣社會就可以看到,中華文化根深蒂固,年輕人樂於接受大陸網路時代的「新形態文化」。兩岸若能在中華文化的共識之下尊重製度差異,臺灣社會努力走出反中民粹政治,臺式民主有資格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股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中共的統戰口號,而是兩岸的共同資產,臺灣有資格、也有實力參與「中國式現代化」或「中華現代文明」的構建。大陸也不應單方面定義「中國式現代化」,或以此否定70多年來臺灣政治經濟發展經驗,而應該鼓勵兩岸有識之士更深層次探討相關議題,達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相互欣賞、相互借鏡的效果。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兩岸在永續和平發展的穩定環境之下,透過大交流與大融合,超越政治分歧、尊重彼此差異,而能以融合方式構建現代性中華文明的新形態,真正從文化層面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當務之急是,兩岸執政者應該更加開放自信,支持兩岸學者、學生、基層交流雙向恢復,讓兩岸民間更直接、更坦承地對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