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堅持和平統一 讓臺灣人感受善意

報社

大陸政協主席汪洋在紀念臺灣光復75週年研討會上的講話,延續了陸方今年以來日益嚴厲的對臺基調,重申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講出「仁至義盡」、「地動山搖」、「惡有惡報」、「身敗名裂」等硬話。不久前汪洋還說「兩岸和平統一水到渠成」,如今卻表露不安的負面情緒。

北京對兩岸情勢的不安感,源於政治分歧迄今無解,臺灣社會對中國人認同度逐漸下降,更重要是近期民進黨政府對外路線,令北京認爲臺灣已淪爲美國棋子,無論是「面子」還是「裡子」都是重大挫折。大陸領導人提出「兩個百年」藍圖,明年即將達到「第一個百年」里程碑,怎能容許臺灣問題久拖不決,甚至愈拖愈被動、愈失控

因此,無論是近期大陸高層的講話,還是大陸軍方、安全系統戰爭意味言行,再結合大陸草根輿論一片要求「武統」的呼聲,對臺壓力一波強過一波,很難不令人歸零思考,大陸對臺政策是否進入放棄「和平統一」的轉折點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起源於對毛時代「解放臺灣」政策的檢討和調整,實際上成爲有血有肉的政策,還要從鄧小平時代算起。和平統一併非簡單站在「武統」對立面,而是鑲嵌在文革後中國大陸整個內外路線的歷史性轉向之中。大陸對臺實行和平統一,對外採行和平發展,爲的是贏得「戰略機遇期」,引進包括港、臺在內的西方資本和技術,輔以對內休養生息、放水養魚,纔有了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的經濟奇蹟

由此可見,當時的大陸願意以和平統一,去面對和處理一個意識形態、政經制度、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且處敵對狀態的臺灣,其實是大陸面對整個世界的基本態度,臺灣只是其中一環。

如今的大陸實行市場經濟、與世界融爲一體,除了一黨制的政治架構以外,大陸和臺灣以及西方各國的差異較40年前大幅縮小,甚至很多方面逐漸趨同。而大陸在這一過程中加強了自身國力軍力,更鞏固了統治正當性,這不得不說是和平統一、和平發展的勝利和成就。

換言之,評判大陸「和平統一」是否成功,並不意味着要把兩岸是否已經完全實現統一當做唯一標準,而是要從更宏大的面向來評判。

1949年以來的70多年間,兩岸先後實現現代化,相繼創造出令國際輿論刮目相看的發展奇蹟,也各自探索出獲得內部民意高度認同的治理體系,這爲兩岸今後的經濟社會融合乃至心靈契合,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也大大降低了兩岸最終實現統一的成本和代價。對比南北韓之間懸殊的社會條件,這難道不是和平統一的最大功績、最顯著效果嗎?

人們常常議論,習近平有雄心在毛澤東、鄧小平之後開創一個屬於他的嶄新時代。那麼,結合近期大陸出現的各種疑似「武統」轉向,新時代「和平統一」是否會改變?如果改變會往什麼方向改變?

這個問題可以從習近平赴廣東、深圳「新南巡」講話找到答案。習近平表示,大陸要全面擴大開放、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澄清了外界對「國內大循環是閉關鎖國」的誤解。可見,習近平帶領大陸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從世界經濟的「引擎」變爲「火車頭」,必然是對鄧小平時代和平發展路線的繼承,大陸仍然需要和平的內、外部環境

相較於過去大陸的改革開放,是依靠低成本、大規模的資源、市場要素,今天大陸繼續改革開放、引領經濟全球化,唯有制度、科技、創新能力等要素才能續寫成功。而包括民主法治、高效清廉在內的制度要素又是其中的根本,大陸能否以制度要素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同文同種的臺灣就是第一顆「試金石」,而這又與「和平統一」緊緊聯繫到了一起。

「和平統一」讓大陸初步完成現代化社會建設,臺灣也從中獲取和平紅利,這是「上半場」的豐功偉績,到了「下半場」,其歷史使命應是提升大陸自身制度要素的吸引力。臺灣對大陸制度的接受度愈高、疑慮感越低,兩岸就離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復興目標愈近。

北京需瞭解,當臺灣在兩岸硬實力格局中淪爲弱勢一方時,臺灣社會對大陸的負面觀感,或對西方社會的親近,只是對大陸的制度還存有疑慮,但「中華」仍是多數臺灣人心所向往,沒有必要動輒上綱上線到「民族大義」,反之只會讓兩岸心理距離更加疏遠,更會讓和平統一「上半場」積累的基礎毀於一旦。

如果大陸對自身深化改革開放有信心,那就應該對和平統一更有信心,時間在大陸這一邊。過去一段時間,民進黨政府已經爲莽撞抗中聯美製中的錯誤路線嚐到了苦頭、付出了代價,蔡政府已經放軟,大陸就應自信正面迴應。善用臺灣根深蒂固的「中華」元素,有時一個轉念就能讓所有臺灣人感受到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