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大陸對臺工作的「無色覺醒」

社評

曾任上海市委統戰部長、現任上海公共關係協會會長的沙海林日前投書媒體,透過回顧抗戰歷史,對處理中美關係、兩岸關係提出思考。在談及對臺工作時,沙海林建議要對民進黨內不同派別採取不同策略,也要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態度與「不統不獨的中間力量」交往。沙海林這篇文章雖不代表官方立場,但以他的地位與影響力,很值得推敲。

對臺統戰採不同策略

沙海林在臺灣頗有知名度, 2014年賴清德以臺南市長身分訪問上海,正是由沙海林接待,2016年沙海林以上海市委常委身分來臺出席雙城論壇,並與柯文哲會晤,是除了2018年以個人身分來臺弔唁江丙坤的前海協會長陳雲林以外,蔡政府任內陸方來臺級別最高的官員。此外,中共十九、二十大臺籍代表盧麗安,是由沙海林介紹入黨。

沙海林的經歷不止兩岸交流,他是第一批從地方政府選拔至大陸外交系統服務的官員,曾擔任大陸駐美公使銜參贊、駐愛爾蘭大使等職位,這批爲數不多的「黃埔一期」幹部,包括現任國臺辦主任宋濤。沙海林退居二線後,仍然透過撰文思考大陸對美、對臺工作,並透過媒體創造影響力。臺灣在解讀大陸照本宣科的官方論述之外,亦可藉此理解大陸戰略思想的動態。

乍看沙海林這篇文章標題〈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以鬥爭求合作促統一〉,全文貫穿「鬥爭」、「統戰」等概念,看似是強硬的基調,深究卻可發現其務實與彈性。他把民進黨分爲「頑固派、務實派、溫和派」,把統派分爲「左中右」三類,還提出「不統不獨的中間力量」,並視爲可以溝通、爭取的對象。衆所周知,北京對臺論述雖有感性話語,但涉及政治立場往往充滿剛性,非統即獨,沙海林的提法,超越了剛性的政治論述。

無獨有偶,早在2年前,被外界稱爲「知臺派」和「知習派」的大陸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發表的一篇〈臺灣問題與研究臺灣問題的立場〉,與沙海林這篇文章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汪毅夫此文發表後,多數臺灣媒體摘要爲「反共藍與臺獨綠皆是敵對力量」,猜測大陸不再信任國民黨,將藍綠同質化對待爲「反共拒統」的敵對勢力,並預判中共對臺政策將更加強硬。

但仔細讀完汪毅夫此文應可瞭解,這種解讀顯然是盲人摸象,完全沒抓到重點。當然,汪毅夫在文中確實用了很多史實,來鋪墊國民黨內一直以來都有強硬反共、堅持反對大陸「一國兩制」的派別。但文中還藏了一條暗線,那就是試圖論證,臺灣黨外勢力以及後來的綠營內部,也存在不認同臺獨、或不屬於「敵對勢力」的羣體。例如,援引《美麗島》雜誌發刊詞「臺灣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並稱「國民黨不是鐵板一塊、民進黨也不是鐵板一塊」。

非獨陣營皆可以交往

無論是汪毅夫2年前的舊文,還是沙海林近期的投書,寫作背景基本都是美中激烈博弈、臺海情勢緊張、兩岸交流受阻的大環境,汪毅夫和沙海林的觀點,某種程度上具有傳承和發展,可以粗略總結如下:其一,臺灣不是「非統即獨」、「非藍即綠」,更不是「非我即敵」,只要不是頑固反中、臺獨的人,都是大陸可以交往、合作的對象;其二,大陸對臺工作應迴歸初心,那就是以人民爲中心,爭取最多數的「臺灣人民」。

從2024大選的情勢來看,臺灣選民已向中間移動,藍綠二元結構、統獨二元結構都不復存在。民進黨前後已執政15年,即使繼續執政也無法改變「兩岸同屬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臺獨淪爲情緒動員的選舉策略。當前的臺灣社會民意,既可以看成「統與非統」,也可以看成「獨與非獨」,關鍵在於如何客觀理解,以及如何透過兩岸交流再造人心。

臺灣人擔心大陸對臺動武,但對臺動武條款早已明確載於《反分裂國家法》之中。除了謀求法理臺獨以外的所有人、所有黨派,都是非獨陣營、都不是敵對勢力,也都是大陸可以交往的對象,沒必要再以藍綠畫線,此乃大陸對臺「無色覺醒」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