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別急着對金廈融合跳腳

社評

廈門特區成立40週年,福建省規畫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引領示範區,促進金廈融合發展,陸委會批評是「促統宣傳」,強調金廈通氣、通電、通橋、人員往來通關便利等均涉及公權力,兩岸關係複雜敏感當下,並無必要性及急迫性,議題更非對岸可片面設定。

證實大陸願實踐和平

金廈「小三通」本是民進黨少數拿得出手的兩岸政績,如今卻避之不及,不僅辜負了金門當地普遍民意,也自我放棄了改善兩岸氛圍、避免兩岸衝突的主動權。

陸方提出的廈金融合政策規畫,基本上是多年來兩岸專家、民間反覆呼籲、建議和討論的內容,仍聚焦在基礎設施連通,重點還是打造廈金兩地更加便捷的「一日生活圈」,並沒有提出新的或具有統戰政治色彩的表述。陸委會卻以「宣傳」定調,陸委會似乎忘記了,金廈通水是在蔡政府首任內完成的,若想扣政治帽子,豈不是爲了「抗中」也要切斷供水管道,讓金門沒水喝嗎?

廈金兩地的交流,是地緣關係下自然而然的結果,已經實現的通水,與規畫中的通氣、通電、通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疫情前,金門在兩岸整體氛圍變差時,扮演了交流樞紐的關鍵作用,也成爲金門經濟成長的支柱。金門人在對岸買房、生活、經商,早就以金廈兩地爲家,還有不少福建臺商、臺幹在金門置業自用或投資,也看準了「金廈經濟圈」的潛力。假如在金門以「通橋」爲題舉辦地方公投,相信高票通過並非難事,金門主流民意樂見與廈門交流融合,這也是目前兩岸關係最難能可貴的一點。

金廈已非兩岸軍事「熱區」,在兩岸官方溝通停滯、雙方民間敵意濃厚、美中在臺海頻繁過招背景下,金門反而是有利於蔡政府「維穩」兩岸關係,且成本代價、民意壓力相對較小的一顆「活棋」。

更何況,陸方在近年來日益高漲的「武統」呼聲中,依然爲廈門經濟建設、金廈融合發展制定長期規畫,恰好說明大陸無意再讓福建成爲對臺軍事前線,從側面證實北京下決心以和平而非戰爭解決兩岸分歧,並希望以廈門爲樣板,透過長期經濟、社會交往,實現兩岸民衆的心靈契合。

落實蔡總統元旦演說

只要蔡政府「抗中」基調不改,陸委會將金廈合作政治化,一刀切拒絕陸方的提議,雖然可以理解,但這對金門老百姓是好事嗎?對兩岸和平有利嗎?這幾年,只要觸及金廈交流合作議題,無論是縣政府的規畫,還是當地民代、民衆的訴求,都基於日常生活與切身利益,但陸委會總是以「公權力」爲由,把決策權攬到手中,再以大陸中斷兩岸官方機制爲由,無休止拖延下去。當年扁政府爲了促成兩岸節假日包機,讓在陸臺人回家不再辛苦,還願意以復委託模式與對岸協商,難道蔡政府就不能授權金門地方政府,同樣循復委託模式與對岸溝通解決「小三通」問題嗎?

新冠疫情對金廈關係的衝擊,絕非兩三年內可以消退。大陸福建省此次頒佈的金廈融合文件,仍然屬於宏觀架構性的規畫,應鼓勵更多兩岸民間、專家參與進來,共同商討細節,避免淪爲空中樓閣。至於當下金門以及馬祖民衆最關切的問題,無疑是恢復「小三通」、互免隔離,還有賴於大陸官方全力推動促成,並盡一切可能、採取一切靈活方式與臺灣官方協商解決。這纔是短期內最讓金馬人民有感、最令臺灣社會感到善意,也是在高度僵化、對抗的臺海情勢下,有機會改善兩岸關係的難得突破口。

蔡總統元旦演說提到,各自努力照顧好人民的生活,安定社會民心,兩岸纔會有空間和氛圍,以和平方式共同面對問題、尋求解方。大陸研議推動金廈融合,是爲了讓兩地人民生活更好、更安定,蔡政府不應迴避,更不能「膝跳反應」式批駁,而是順應地方民意,樂見並推動金廈「兩門」間築起和平之橋,成爲建構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