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融合示範區是兩岸的「民心公投」

社評

大陸公佈〈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全文,雖在選前敏感時刻,但民進黨並未如4年前「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般強烈反彈,民進黨爲何變得低調,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纔會明朗。但更重要的是,大陸這個動作是在釋放什麼訊號?

福建融合示範 和平訊號

首先,是兩岸和平的訊號。大陸自40年前確立和平統一路線後,福建就從「對臺備戰前線」轉身爲「兩岸交流重地」,如今推出融合示範區規畫,更說明大陸無意對臺動武、無意改變和統路線,否則福建應變回備戰前線,怎麼可能投入資源建設示範區,希望吸引臺胞臺資?

近些年,美中臺總有些人樂此不疲炒作「武統時間表」,從2025、2027到2035不一而足,烘托臺海兵兇戰危的氣氛。當然,大陸對民進黨和美國挺臺右翼採「硬的更硬」策略,但對象明確,對美國與臺灣其他民衆則「軟的更軟」。這份〈意見〉開篇即強調兩岸一家親、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通」、「惠」、「情」軟話講好講滿,說明和統是中共不變的方針。

第二個訊號是尊重臺灣民意。〈意見〉與其說是主動倡議,不如說是在尊重兩岸分治現狀前提下,善意回應臺灣民意的訴求。很多人以爲閩臺「新四通」是2019年習近平單方面提出的對臺主張,實則謬矣。事實上,金馬與對岸福建通橋、通電等,最早提出的是臺方,早在1990年代就有人提出。陸方此次將金廈、馬福「一日生活圈」納入官方論述,在金門、馬祖應有相當堅實的民意基礎。

〈意見〉全文公開前,有人猜測是否涉及政治,但最終定調在經貿、文化、社會層面,凡涉及公權力處,都屬於陸方自身行政管理層次,這是陸方對兩岸分治現狀,對金馬地區臺灣治權的尊重。兩岸關係條例明訂,民衆不得擔任對岸黨政軍、人大政協等公職,而〈意見〉向臺灣民衆開放的職位,僅限於社會治理、司法監督等非公職,是對兩岸政治爭議的擱置。

第三個訊號是促融,侯友宜、柯文哲都針對金門發展提出明確的政見。侯友宜提出金門與對岸通電通氣、打造金門成爲兩岸客貨樞紐、影視文化城、兩岸醫療專區、金廈大橋公投、提升金門軟實力等主張,讓金門成爲兩岸經貿示範區。柯文哲提議金門作爲兩岸之間的「和平試驗區」,並認爲金廈大橋若在金門舉辦公投一定會過。

臺企優惠待遇 不受影響

大陸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突出「操之在己」的主導思維,但政策主張大量吸收和迴應國民黨、民衆黨以及金馬在地民意的各種建議和意見,如金廈大橋、金廈通電等。假如2024大選果真實現政黨輪替,兩岸重回和平發展路徑,大可將金廈「同城化」與「示範區」作爲雙方協商、共同推動的議題,創造兩岸民衆「看得見」、「用得到」的交流成果,尤其金廈共用廈門新機場,允許臺方民航班機起降,解決金門機場腹地太小無從擴建,班機動輒被迫停飛的困擾,而能成爲「兩岸和平地標」。

即便2024民進黨繼續執政,雙方若能秉持善意的默契,放手讓地方政府由下而上推動「融合示範區」和「一日生活圈」建設,兩岸關係就不必悲觀。小三通和金廈通水相繼在陳水扁、蔡英文任內實現,金廈通橋在金門當地已經是跨黨派共識,當地綠營民代也舉雙手支持,民進黨政府不應制造障礙。在促融大政策下,未來即便中止ECFA,依照〈意見〉的規畫,應會對在金門、馬祖及福建註冊登記的臺灣企業維持原有優惠待遇。

如此一來,金馬地區各項硬體建設勢必升級,成爲兩岸交通與貨運的新樞紐,不僅臺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可以流向當地,橫跨閩臺小兩岸的「融合示範區」也會更加繁榮。屆時,兩岸民生福祉的和平競賽,將取代意識形態的統獨之爭。可以說,「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意見」,是爭取臺灣民衆心之所向的「民心大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