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對基礎教育展開規範整治行動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道 據路透社5月14日報道,中國教育部5月14日表示,作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部分,正在發起一項行動,以解決包括過量作業和校園欺凌在內的問題。

就在這一消息發佈的前一天,教育部表示正在對師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關注農村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些兒童的父母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城市打工。

教育部在其網站上詳細列舉了“十二條負面清單”,包括擠佔學生“課間十分鐘”休息,以及教師漠視、縱容學生欺凌行爲等。

北京一直在努力改革教育部門,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對教培行業加強監管,以降低教育費用。許多居民將高昂的育兒和教育費用作爲不生育的理由。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14日報道,中國教育部5月14日發佈通知,將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行動,針對基礎教育,從安全底線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師德師風失範等三個方面進行重點規範整治。

通知列出12項基礎教育規範管理負面清單。其中包括,嚴禁校園內發生以多欺少、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等學生欺凌行爲,或教師漠視、縱容學生欺凌行爲。

報道提到,中國今年年初發生多起惡性青少年犯罪事件,其中包括河北省邯鄲市一名13歲初中生被三名同班同學殺害案件。該事件也引發互聯網上對青少年犯罪以及校園霸凌的討論。

清單也要求,嚴禁違反國家規定的學生睡眠時間安排學生作息,或以各種方式擠佔學生“課間十分鐘”休息。去年11月,“課間圈養”在中國互聯網上成爲熱議話題。多家中國媒體發文稱應保證學生的“課間十分鐘”休息。

其他的負面清單包含對安全隱患、選拔生源、擠佔其他課程時間、違規選用教材教輔、補課等的約束。

此外,教育部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行動還將建立監督曝光機制和聲譽評價制度,對經查證屬實的學校違法違規辦學行爲進行公開通報批評。(編譯/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