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規範管理,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新華時評|規範管理,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規範管理,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鵬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和生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行動的通知》,要求重點規範整治安全底線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師德師風失範等三方面問題,明確了嚴禁出現反黨反社會主義、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等錯誤言行,嚴禁校園內發生學生欺凌行爲等基礎教育規範管理的十二條負面清單,全面規範基礎教育領域辦學行爲。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着力解決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底線問題。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規範辦學水平不斷提升,但個別地方和學校仍然存在一些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爲。本次通知明確的整治重點和負面清單,不是新政策、新規定,而是對於基礎教育堅守底線紅線要求的重申,覆蓋學校辦學治校各方面,有助於築牢制度堤壩,推動辦學治校明底線、守規則,增強基礎教育戰線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規矩意識。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營造學校、家長和社會共抓規範管理的濃厚氛圍。

從“規範管理年”行動的通知看,既明確了有關部門和學校的主體責任,也提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監督曝光機制等,廣泛動員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力量。這一方面要求教師和學校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開展課程教學,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周密安排部署、加強正面宣傳,同時需要健全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凝聚校家社合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共同辦好基礎教育。

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建立起規範管理的長效機制。

“規範管理年”雖然是全國範圍的年度重要行動,但並非單純的年度性工作,應該以階段性行動爲契機,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增強規範辦學的內在自覺,把“規範管理年”行動成果,轉化爲教育系統和廣大中小學依法管理、從嚴管理、規範管理的長效機制,從整體上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營造良好教育環境,進而讓教育的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每一位少年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