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肆虐生態 應立法管制

外來種互花米草莖葉比較寬大,可長到100至150公分,在原生北美海岸素有「灘地殺手」的惡名,10年前入侵臺灣中西部海岸,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惠朋國際企業鳥人俱樂部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外來種動植物危害大自然生態平衡,讓臺灣本土原生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甚至毒草害蟲,危害人體健康、影響農作收成;其實,多數外來物種是人爲引入,因一時無知導致後患無窮,從源頭立法限縮並擴大對民衆的生態教育,刻不容緩。

近年毒草銀膠菊肆虐,在良田空地、甚至公園道路分隔島隨處可見,其毒性光吸入或接觸就可能引發強烈過敏鼻炎反應,卻因開花時像滿天星,無害的外表成了最佳僞裝;而入侵山林小花澤蘭快速蔓延生長,藉着掠取陽光、讓被覆蓋的植物枯槁死亡。

曾是熱門萌寵的綠鬣蜥被不當放生,盤據野溪大排,大量食用蔬菜與植物,讓彰化二林溪面臨潰堤威脅。回顧過去30年,從福壽螺吳郭魚,到近10年來各種外來物種,已嚴重改變臺灣原生物種發展與大自然生態鏈平衡;無奈的是,彰化縣政府每年獲得中央各部會補助移除經費僅100多萬,一隻只獵殺捕捉、一株株拔除,曠日廢時。

再看看正在危害大肚溪的互花米草,其生長快速,壓迫到莎草科的稀有云林莞草生長,且使河牀陸化,彰化縣府主動爭取前瞻計劃移除互花米草、同時覆育雲林莞草,立意良善。然而中央攜手地方,從源頭立法管制外來種不當移入,擴大對民衆的生態教育,纔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