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張獻忠:大屠殺歷史的荒誕解讀與被政治扭曲的道德觀
江口沉銀博物館預計今年6月啓用,在主辦單位眼中,博物館可以「 讓那段塵封的歷史重新煥發光彩,讓更多人感受這段歷史的溫度與厚度。」(圖/彭山區委宣傳部)
日前傳出四川省眉山市的江口沉銀博物館預計今年6月啓用,成爲中國大陸唯一的金銀器主題博物館。這個以明朝末年盜匪集團組成的短命地方政權,誰也沒想到數百年後竟成爲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口中的農民起義運動,在歷史上被認定殺人如麻的屠夫張獻忠,竟然搖身一變成爲對抗暴政的英雄。最近大陸連續發生無差別殺害與傷人事件,網民以「獻忠事件」的名稱來替代,更讓此一歷史事件充滿滑稽與恐怖。
江口沉銀博物館效果圖。(圖/彭山區委宣傳部)
陸媒指出,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的明末江口戰場遺址上,規劃一座佔地363公畝,總投資8.62億元人民幣(合臺幣36.88億元)。負責該案的是一家川的旅遊公司,主持該專案的主管說,「江口沉銀博物館的籌建,不僅是爲了讓文物有一個安穩的家,更是爲了讓那段塵封的歷史重新煥發光彩,讓更多人感受這段歷史的溫度與厚度。」世界各國曆史上大屠殺的事件不絕於書,但在現代社會對這段恐怖的歷史文物用「煥發光彩」、「感受溫度與厚度」來形容,恐怕是絕無僅有。
300餘年前張獻忠江口沉銀處出水的萬件文物,其中部分金飾和金錠。(圖/新華社)
幾百年來,關於張獻忠江口沉銀的故事引起許多討論,傳說是否可信也衆說紛紜,數量不多的少數文物也被懷疑其可信度。張獻忠攻破四川成都並建立大西國政權後,派千艘船艦轉移金銀財寶時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後大量財物隨船沉於江底。後世流傳童謠稱:「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以描述沉船財富之多以及沉船位置有「石牛與石鼓」的標記。
2016年大陸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專案,發掘出總數達7萬餘件文物。圖爲發掘區空照圖。(圖/澎湃新聞)
1939年國民政府軍駐四川軍長範紹增曾組織規模不小的挖寶行動,但收穫僅數批銅錢與石牛。另一說法則是民國時期四川省府秘書長的楊白鹿無意中救過一名老者,獲老者贈送一個隨身攜帶的木匣子,匣內藏有張獻忠埋銀的地圖,是當年時參與埋銀的人偷偷繪製後流傳下來。楊白鹿來還與一名師長馬崑山合作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進行打撈,雖然挖出石牛與石鼓,只找到幾籮筐銅錢,並未尋獲大量財寶。
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的明末江口戰場遺址上,規劃一座佔地363公畝的江口沉銀博物館,由當地旅遊公司規劃與經營。(圖/新華社)
從2011年至2015年4月之間大約4年時間裡,有多個團伙涉及盜竊張獻忠沉銀等文物,從追繳的文物來看,其中一級以上珍貴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等等。因此從2015年開始,大陸官方纔基本確認了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的地方。
江口沉銀髮掘出永昌大元帥的黃金帥印。(圖/中新社)
2016年大陸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專案,經過數次發掘,除確認張獻忠江口之戰的地點,還發掘出總數達7萬餘件文物,包括冊封妃嬪的金冊、蜀王金寶、蜀世子寶、元帥金印以及金幣等豐富的文物。2021年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與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一同被評爲「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江口沉銀髮掘出的長沙府50兩金錠。(圖/ 中新社)
考古研究人員指出,出土文物中有大量手鐲、戒指、髮簪以及銅鎖、鑰匙、秤砣、瓷碗等生活用品,是自明代的普通家庭。這些細小的金銀首飾,明顯有人爲掰彎與灼燒痕跡,戒指則是成串撈出,應該是搶奪金銀者倉皇出逃時爲方便攜帶而把這些金銀器壓縮在一起,可以想像城破之日屠殺與逃難的恐怖景象。
西王功賞錢幣與金幣確認了江口沉銀的真實身份。(圖/
張獻忠的暴虐在史籍上有大量記載,但是支持毛澤東的一些大陸歷史學家認爲,張獻忠是農民起義軍,打擊對象是明朝封建反動勢力,是地主、官僚以及從屬於他們的反動武裝。雖然史籍上記載他殺人數十萬甚至誇張者有千萬之數,以致四川「十室九空」,最後還需要從湖南湖北移民至四川來開墾耕種,但這是農民樸素的階級仇恨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不能因此否定農民起義的革命性。
江口沉銀髮掘出的精緻金手鐲與金耳環。(圖/中新社)
只是用這種爲政治服務角度來解讀歷史,對大陸人民來說顯然說服力不足,因爲張獻忠搜刮財富並建立傳統帝制王朝之外,還大量屠殺人民,無怪乎一般大陸人民會把近期無差別濫殺無辜以泄忿的暴行冠以「獻忠事件」的代號,畢竟在人類歷史上,屠殺人民永遠都是無法洗白的罪惡,這是任何政治權力都無法改變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