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北京故宮匾額「門」字爲何沒上勾?正解:防火
曾經前往北京故宮參觀的旅客是否曾注意到紫禁城各處門匾額上的「門」字沒有最後一勾?當然古代書法中也有幾種書體的門字不帶勾,但楷書或明體都是帶勾的。據古物與文化學者考據,門字不帶勾起源於對火災的畏懼,傳言從宋代皇室南遷後就有此傳統,一直延續到明清兩代。不過,坊間仍流傳幾個與明朝皇帝藉機殺戮忠臣的故事,雖跟無勾的門字也牽扯上,可信程度雖不高,但與前者相同都是迷信所致。
近日北京再次大雨,許多故宮與雨相關的話題成爲網友討論焦點。不過北京向來少雨乾燥,與雨相關典故相對較少,反而是火相關話題較多。歷史上記載,北京紫禁城曾發生過5次大火,有4次在明朝發生,1次在民國時期。明朝紫禁城4次火災中2次是因雷擊,一次是人爲,還有一次是兵災,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縊那次;民國時期那次可能與明朝的人爲火災原因類似,都是太監與宮內人員竊取庫房財物外賣,縱火以湮滅證據。
北京紫禁城的神武門。(圖/網路)
紫禁城舊城有內9外7共16座城門,這些大大小小的城門上都懸掛匾額寫有名稱,例如神武門、景仁門、隆宗門等等。細心點遊客會發所有匾額上的「門」字最後一筆都沒有上勾。這種末筆不帶鉤的寫法據說源於宋朝,當時朝廷南遷臨安,宮內玉牒殿失火,宋高宗趙構下令徹查,但當時朝廷不穩,大臣不願橫生事端引發政爭,因此上奏稱,匾額中的門字最後一劃帶鉤,屬書法中的「火筆」,因此易招火災,此後將舊匾燒掉換新,全部改用無勾的門字才平息風波。此一慣例自此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清朝時期。
紫禁城幹清門。(圖/網路)
無勾門字可以避火固然是迷信,但彰顯出中國古代木造宮殿對火災的畏懼,故宮內各殿門前的巨大銅缸、各宮殿內的水井、縱橫交錯的溝渠水道,都是防火的重要設施。宮內用火有非常嚴格規定,一旦小有失誤便是人頭落地,例如康熙18年冬宮內太監的小廚房失火,天乾物燥下加上西北風助威,很快把廚房燒掉,雖然災情不大,但是皇帝就砍了6名主事太監的腦袋。
紫禁城景仁門。(圖/網路)
有關紫禁城匾額的門字無勾,另有2個說法,一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要招賢納才,命當時書法名家、中書官員詹希原書寫「太學集賢門」匾,朱元璋責怪門字帶勾,阻其招賢納才之路,以此爲藉口把詹希原殺了,此事還有史料明文記載。另一說法是乾隆在經過正陽門時突然見到門字的勾長了一點,認爲勾會刮掉龍麟,因此下令內城門匾額上不準有勾。
紫禁城正陽門。(圖/網路)
拜現代科技之賜,現在故宮內有更嚴密的防雷擊、防火措施,除了大量的防火設備與專業人員之外,還實行全面的「防火源」策略,規定故宮全院禁菸,也不準有任何明火,故宮內餐廳與工作人員都是使用電熱鍋。工人在宮殿內施工不得使用電力設備,施工場所要全部以金屬圍籬隔開可能的火源與易燃物,以免施工時形成火源引燃易燃物品。因此從1923年福建宮的大火之後,就只有1950年城門外油條攤着火被稍爲波及之外,紫禁城未再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