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奧本海默」的啓示:造原子彈英雄頂不住政治迫害

奧本海默帶領一批科學家造出了人類首顆原子彈。圖爲1957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講授原子彈研發過程。(圖/美聯社)

電影《奧本海默》上映後好評如潮、票房表現極佳,被稱爲史上最賣座的二戰題材電影,也再次引發了「核戰末日」的討論,確實是一部各方面都非常傑出的電影。它成功地表達了科學在政治人物操弄下的荒謬結局,也強烈諷刺了惡毒的麥卡錫主義政治鬥爭。而後者在目前美國近幾年來快速升高的反共氣氛下,尤其具有鍼砭社會與警惕政治迫害的現實意義。

這部電影描述了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參與並主持美國曼哈頓計劃的過程,演員席裡安.墨菲也很傳神地演出奧本海默憂鬱、孤獨與執着的性格。電影中有大量正當紅的大牌演員,除了題材好、高度挑戰演技,製片與導演的聲望也是響噹噹的。電影本身與演員表現,確實都非常傑出、令人激賞。而電影試圖引起的討論,包括大規模毀滅武器的哲學議題,以及麥卡錫主義式的政治迫害,則是編劇與導演想要傳達的2個主題。

電影《奧本海默》大咖雲集,導演功力深厚,是一部科學題材下極難得的優秀電影。圖左爲飾演奧本海默的席裡安.墨菲,右爲奧本海默本人。(圖/美聯社)

主題之一的大規模毀滅武器以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偷盜火種贈與人類爲比擬,描述製造恐怖殺人武器、以及它可能導致世界毀滅時,奧本海默的內心激起的強烈矛盾。不過,電影這種敘事方式有點矯情,因爲當時很多科學家都知道,德國納粹已經着手進行核分裂研究有很長時間,包括寫信給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愛因斯坦與其他聯名的科學家,都認爲製造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不能讓納粹搶先得手,劇中對此也有充分的交待。

因此奧本海默並非「發明」或是「創造」了毀天滅地的恐怖殺人武器,他是在美國政府的邀請與支持下,帶領一批科學家搶在納粹之前把原子彈打造出來。這個原子彈比較像是在跑道終點的獎品,看誰能先把它搶到手,用它來消滅掉跑得比較慢的其他參賽者,包括納粹與蘇聯。

存放於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奧本海默研製原子彈手稿。(圖/美聯社)

但是,造出原子彈的奧本海默基於強烈的道德責任感,試圖藉由自身的影響力來左右原子彈的使用,立義雖然良善,卻違反了政治運作的規則。最後爲自己引來政界的陷害,差點被當作支持共產主義的間諜治罪。奧本海默受杜魯門總統接見後被他形容爲「軟弱」、「愛哭鬧的科學家」,其實有相當的道理。杜魯門做爲老練的政客,一眼就看出有着天才大腦的奧本海默在性格上有着軟弱與優柔寡斷的缺點,他的前妻基蒂(Kitty)非常明白這一點,也爲此在離婚後至少2次找奧本海默試圖獲取曼哈頓計劃的內容。支持共產黨的她雖然沒有成功(奧本海默如此認爲),但是奧本海默後來卻因爲與她的幾次私會而被懷疑與歐洲及蘇聯的共產黨有秘密往來。

一名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參觀者正在參觀奧本海默當年居住的房舍。(圖/美聯社)

電影后段有關奧本海默爲何接受國會組成委員會秘密審查,並沒有交待得很清楚,實際上是1947年奧本海默出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致力於立法與遊說限制核武規模,但他的理念與杜魯門打算進行氫彈研究的想法背道而馳。1950年初極右的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氾濫,因爲奧本海默的弟弟、弟媳同情共產黨,以及前妻基蒂曾經是激烈的共產黨員,他本人爲此受到與司法相關的秘密委員會調查,包括是否支持美國共產黨並與之往來,以及執行曼哈計劃是否泄密等等。

奧本海默的弟弟、弟媳同情共產黨,前妻也曾經是激進的共產黨員,他爲此受到司法部門秘密委員會調查。(圖/美聯社)

相關調查持續多年,最後約翰.甘迺迪總統公開支持並決定授予2面獎章,才讓奧本海默解除司法部門的糾纏,但尚未及受領獎章甘迺迪卻意外被暗殺,最後由繼任的詹森總統頒發,此時的奧本海默已精疲力竭,身體狀況急轉直下,1967年便因喉癌去世。

觀賞電影《奧本海默》時很明顯地感受到,電影后段奧本海默接受秘密委員會調查的劇情特別繁複且冗長,導演刻意地讓各種違揹人性與尊嚴的詰問來引發觀衆的嫌惡情緒。秘密委員會主控檢察官的惡形惡狀非常誇張,挑戰觀衆的情緒底線,看得出導演用心營造麥卡錫主義以打擊共產主義爲名進行政治迫害的惡劣行逕。這段舖陳給觀衆的印象是:美國政界利用意識形態進行內部政治鬥爭,麥卡錫主義曾經給美國政治與社會造成重大危害,連被當作國家英雄的傑出科學家也不能免於其難。

電影后段奧本海默接受秘密委員會調查的劇情特別繁複冗長,導演刻意地讓各種違揹人性與尊嚴的詰問來引發觀衆的嫌惡情緒。(圖/美聯社)

目前美國社會又有一大批從中國、俄羅斯或東歐移民美國的科學家,正在接受無休止政治指控與忠誠調查,其中絕大部份都證明是冤案。這些與學術或科技界困關的政治審查正在撕裂美國社會,造成許多曾經生活或有人在共產主義國家的新移民極大的困擾,也扭曲了美國社會長期以來追求的國家正義。《奧本海默》導演諾蘭最後這一段舖陳,藉由美國猶太移民後裔奧本海默的歷史,很顯然是對美國社會的極右政治風潮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