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構建築技藝 楊似玉拚創新

侗族木構建築從鑿榫打眼到穿樑接拱,再到立柱連枋,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蘇華攝)

楊似玉和父親曾參與程陽風雨橋的修復。(蘇華攝)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楊似玉的家,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巖寨屯。楊似玉生於木匠世家,爺爺是當年修建程陽橋的發起人之一。12、13歲起,楊似玉就跟着父親學藝。40多年來,程陽八寨裡很多戶人家,小到木盆、木桶和紡紗機,大到整棟木樓,都出自他手。

1983年,一場大水把程陽風雨橋沖毀了大半,爲修復木橋,工程隊找到了楊似玉和他的父親。父子倆站在殘橋上研究幾天,又帶人進山備齊木料,做好近萬個樑、枋、柱構件,再指揮工人。沒花幾天,程陽風雨橋又恢復了昔日風貌,令各路專家驚歎不已。

楊似玉說,爲了方便工人備料和施工,他會用細木條扎出一個立體模型,讓工人照着建。就這樣,他設計建造了10多座風雨橋和鼓樓、20多座涼亭、100多座吊腳樓、2千多個模型……

2007年,楊似玉被評爲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木構建築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兩個兒子和200多個徒弟繼承衣鉢,把手藝帶到湖南、貴州等省區。

但他閒不下來,4月18日,楊似玉展示鼓樓模型,由12座亭子組成一圈迴廊,「他說1年有12個月,屬相分12生肖,這是我的設計靈感。」這個模型從設計到製成,預計要花4、5個月。

楊似玉這位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並不排斥使用現代工具,對如今的工匠使用鋼筋水泥建造風雨橋、鼓樓的基腳也表示理解:「傳統建築技藝也要結合實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纔有利於民族傳統技藝的保護和傳承。」

這種開放包容、不斷創新的姿態,也讓楊似玉從匠達到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