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三)——僕固懷恩與回紇的關係

喜歡聽音頻的朋友可移步喜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滿大碴子味兒的口音,將撲面而來!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夥伴大家好,藏史德雲社的老布,又來啦!

上期節目的最後部分,我們講到了僕固懷恩最大的威脅是讓吐蕃與回紇有了合作的機會,而郭子儀利用自己在回紇的威望,打破了二者之間繼續合作的可能性。

今天這期咱們就來簡單聊聊回紇,爲以後唐德宗時期回紇與唐朝的合作關係做個鋪墊。

回紇是一個崛起於唐朝的北方草原勢力,據學者研究其祖源可以一直上溯至公元兩千年前的北狄。

匈奴和柔然統治北方草原期間,這個族羣被二者征服,此時稱爲“高車”、“敕勒”,或者“鐵勒”。

公元6世紀以後,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姓阿史那的鐵勒部,與高車諸部比鄰而居。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阿史那部兼併了高車部五萬帳,力量快速膨脹,東向進攻滅亡了柔然,於公元552年建立了突厥汗國。

我們要注意一點,鐵勒和突厥是同一個詞的不同漢譯,二者的詞源完全相同。至於爲何會翻譯出不同的漢語名字,現在還搞不太清楚。

雖然阿史那族屬於鐵勒一支,但他們建立的汗國,並不代表全體鐵勒人。對廣大非阿史那的鐵勒人來說,情況與匈奴和柔然時代,沒有本質上的變化,僅僅是換了一個統治者。

於是在突厥汗國內部,出現了兩個主要的反抗勢力集團,一個薛延陀,另一個就是九姓回紇。

但他們的反抗屢屢受挫,主要是力量分散和沒有中原王朝的支持。

回紇與中原王朝的首次合作,始於隋朝的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爲緩解突厥汗國的強大壓力,派遣使臣聯繫上了九姓回紇。

開皇二年,突厥的沙鉢略可汗率40萬鐵騎南下,隋軍屢戰失利。九姓回紇趁突厥汗國空虛反叛,直接導致沙鉢略可汗撤軍,化解了隋朝的危局。

隋朝瓦解了東突厥汗國的統治後,契苾和薛延陀等部脫離了東突厥的控制,西遷至阿爾泰山和博格達山附近,佔據了準噶爾盆地東部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政權。

屬於九姓回紇的僕固、同羅、拔也古、覆羅等部則控制了漠北地區,他們推舉回紇部首領時健俟斤爲聯盟領袖,也形成了一個比較獨立的聯盟。

但隋末動亂爆發,東突厥汗國復起,回紇與薛延陀又被打趴下了,重新臣服於阿史那王族。

統一的草原政權對分裂的中原政權,毫無疑問有巨大優勢。所以,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介入了中原的政壇,希望維持割據局面。

但唐朝的統一打破了頡利可汗的計劃,於是他陳兵渭水河畔,向新生的唐朝示威。

可惜他遇到了李世民。

貞觀元年(627),北方草原上的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

薛延陀酋長率鐵勒諸部七萬家東遷,與漠北的鐵勒諸部匯合。

薛延陀與回紇的聯合,形成了一支足以對抗東突厥的力量。

頡利可汗兩次展開北伐均大敗而歸,李世民馬上就向薛延陀伸出了橄欖枝,封薛延陀酋長夷男爲真珠毗伽可汗,助其創建薛延陀汗國。

此時的回紇各部歸屬於薛延陀帳下,成了一支主要的力量。

貞觀三年(629),唐軍十萬北伐,在薛延陀的配合下大敗突厥,東突厥汗國滅亡。

此時的唐朝還沒有羈縻統治的概念,採取的是將突厥部落南遷的政策。由此導致草原出現了權力真空,薛延陀汗國趁機做大。

草原上的遊戲規則是以強者爲尊,對於一起推翻突厥的九姓回紇來說,情況還是沒太多變化,只是又重複了一遍。

爲了爭奪草場資源,回紇與薛延陀的矛盾日益尖銳。

貞觀四年九月,九姓回紇中的思結等部潰散,數萬人部衆南遷入塞,被唐朝安置在山西北部經營農業。

貞觀六年(632年),契苾部六千餘家也南下入塞,被安置在河西走廊地區放牧。

薛延陀汗國的強勢,開始引起唐朝的警惕。尤其他們向漠南草原的擴張,觸碰到了唐朝的核心利益。

李世民同學無論如何也不能允許,渭水之盟再來一次。

貞觀二十年(646年)唐軍再次北伐,在回紇各部的配合下,滅亡了薛延陀汗國。

之後回紇成了漠北最強的部落,但它並沒有馬上成爲汗國。

因爲李世民發現,草原地區出現權力真空,就意味着突厥、薛延陀的故事還要再來第三回。

於是,唐朝在漠北建了燕然都護府,派官兵駐紮。

回紇酋長吐迷度既是唐朝的地方官,又自稱聯盟的可汗。

這種混合型的政治狀態,一直持續到唐高宗的開耀二年(682)。

在此期間,唐軍的開疆拓土幾乎每次都有回紇騎兵相伴。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之戰,唐朝出兵7萬人,回紇騎兵佔了一半。

但是到了顯慶五年(660年)以後,雙方就爆發了一系列惡性事件。

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薛仁貴的西征。

按照漢文史料的敘述,龍朔二年(662年)三月的西征是“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但這次出征回紇的過程中,鄭仁泰、薛仁貴的手段非常惡劣,大量坑殺降卒。

這種殘暴的行經,爲唐朝開國以來首見,打破了恩威並施的慣例。以至於得勝回朝後,唐朝的大臣都指責鄭仁泰、薛仁貴過於兇殘。

垂拱元年(685年),阿史那族再次崛起,曾遭鄭仁泰屠殺的同羅、僕固兩部叛亂,攻擊唐朝的安北都護府和回紇部。唐朝發兵征討,兩路唐軍殺進漠北之後,不分良莠,見人就殺。不僅殺了叛亂的同羅、僕固首領,對回紇和其他部落也大肆殺戮。

經過這場兵禍後,回紇諸部遭受了沉重打擊,殘破不堪。

本來回紇各部是穩定漠北草原的主要力量,被唐軍自己摧殘之後,安北都護府甚至都無法立足,只能從漠北撤回。後突厥勢力趁機向漠北發展,強迫回紇聯盟臣服。

後突厥控制了漠北草原,直接導致唐朝失去了牽制突厥的勢力,後突厥汗國進入了全盛時期。

武周時期,後突厥對中原施加了強大的壓力,佔領了黃河以北、陰山以南的全部地區。

其南下攻唐的部隊裡,就包含了大量的回紇士兵。不甘壓榨的回紇各部不斷掀起叛亂,唐軍也聯絡回紇發動北伐。

最終在天寶四年(745年)正月,回紇首領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傳首京師,後突厥汗國滅亡。

不久,骨力裴羅受封爲懷仁可汗自,回紇稱霸漠北的局面正式形成。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國力斷崖式跌落。

唐朝與回紇的聯盟,從之前的又拉又打,以唐爲尊,變成了唐朝有求於回紇。

這時候,回紇就不再把唐朝皇帝當成天可汗了,唐朝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嘚瑟。

尤其在平叛期間,回紇騎兵兩次南下,都迅速扭轉了戰局。這讓回紇充分認識到了唐朝的虛弱,因此他們纔敢在打下洛陽後,打掠三日,滿載而歸。

再往下就是僕固懷恩引回紇攻打關中,郭子儀憑藉個人威望,聯絡回紇,重創吐蕃。

不過,回紇又是滿載而歸,唐代宗“詔稅百官錢,市絹十萬匹以賞回紇”。

之後代宗對回紇極度優柔,儘量滿足回紇在馬絹貿易中的要求,對回紇使節也極度容忍,甚至回紇使臣在長安“白晝殺人”,“劫掠坊市”都不敢管。

但這種情況也引起唐朝的反彈,唐德宗繼位以後,奉行聯合吐蕃對抗回紇的政策。

結果,吐蕃在雙方盟會的過程中,劫掠唐朝大臣,史稱“平涼劫盟”。

這個惡性事件爆發後,唐蕃關係徹底破裂。

而此時吐蕃對河隴、西域的擴張,也觸碰了回紇的核心利益。[1]

於是,唐、吐蕃、回紇的三角形關係出現了移位,回紇這個重要的砝碼,重新傾向了唐朝。

隨後,回紇自己改稱爲“回鶻”,並與吐蕃爆發了五十多年的血腥戰爭。

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因內鬥崩盤。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也因內鬥崩盤。

這兩個強橫一時的對手,相繼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部分內容的背景很複雜,這期就是簡單總結,等講到後面的時候,我們會仔細進行分析。

簡單梳理了回紇的歷史,下一個問題就是,僕固懷恩爲何能說動回紇南下攻唐。

756年,李亨在即位靈武,當時身邊缺乏平叛之兵,只能請回紇“助國討賊”。他派敦煌王李承採和僕固懷恩出使回紇,李承採娶英武可汗之女爲妃,僕固懷恩負責對接軍事。

唐王朝爲什麼會派懷恩去聯絡回紇呢?

這是因爲懷恩出身於九部回紇之一的僕固部,大家同族同種,他比較瞭解回紇內部的情況,能夠用共同的語言和情感拉攏關係。

其次,他身爲朔方軍的高級將領,又有天子之命,既能代表政府,又能代表軍方。

再有就是,懷恩與回紇一直都沒有斷了聯繫。

他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了回紇可汗,還有一個兒子在回紇做葉護。這是因爲這種複雜的關係,唐書給了一個評價,“其家族在回紇的勢力盤根錯節”。[2]

這就是僕固懷恩的特殊價值,在整個平叛期間,他相當於是唐朝與回紇之間的總聯絡官。這一點是郭子儀、李光弼都沒法替代的。

他與回紇的關係好,這是好事,唐朝皇帝也樂見其成,但關係太好,那就不一定是好事兒。

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去世,唐代宗繼位,河北叛軍總頭目史朝義致書回紇登裡可汗說:“唐家天子頻有大喪,國亂無主,請發兵來收府庫”。

貪財的登裡可汗帶着十萬大軍南下,進入唐境之後,只見“見荒城無戍卒,州縣盡爲空壘,有輕唐之色”。

唐朝得知回紇出兵幫助叛軍後,朝野震動。

此時登裡可汗突然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見見老丈人和老祖母。

這位登裡可汗乃夫人是僕固懷恩的女兒,他想見的老丈人和老祖母,就是僕固懷恩和懷恩母親。

代宗感覺這是個拉進關係的好機會,就下詔讓懷恩出面調解。

可僕固懷恩想的是,現在都有人詆譭我跟回紇關係太好,我要是去了,真的說成了。

那不是坐實了,我能左右強夷嗎?

到時候捅咕我的人更多了,我不去!

這把代宗急得,又是賜丹書鐵券,又是下免死文書,逼着他和老母親去見女婿。[3]

結果,這位回紇女婿真給老丈人面子,帶着軍隊給了叛軍最後一擊。

我們前面講僕固懷恩之亂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他真想造反,完全機會聯合叛軍一起幹。沒必要等叛亂平定十個月以後再動手。

所以一直都有人認爲,僕固懷恩是被逼反的。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忌憚他與回紇密切關係。

除了這個因素以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他的性格以及唐朝人對胡人態度的變化。

在安史之亂以前,唐朝處於絕對強勢的地位,不太在乎是不是胡人。

天寶年間的十大節度使裡,高仙芝、哥舒翰、夫蒙靈察、安思順、安祿山都是異族。

但安史之亂的爆發,改變了很多唐人的心態,他們開始不信任異族將領。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考異》裡記載了這樣的一條史料:“史思明自稱燕王后,牙前兵馬使吳思禮說:‘史思明造反,因爲他是番將,怎麼可能盡忠於國家’。然後他以目視懷恩。懷恩色變,陰恨之。等到兩軍陣前,懷恩射殺之,呼曰:‘吳思禮陣沒’。其夕,收軍,郭公疑懷恩爲變,逐脫身先去。”[4]

這件事一方面說明了唐朝人心態上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說明僕固懷恩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

尤其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皇帝不再信任邊將,轉而開始扶持宦官勢力。等到了代宗時期,他自己都是大宦官李輔國擁立的,爲了擁立他,李輔國帶人擋着唐肅宗的面,打死了張皇后和越王李系。

代宗即位以後,這哥們狂得都沒邊兒,跟代宗說 :“皇上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

這些宦官特別妒忌功臣,平叛功勳最高的三位將領,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都遭到了打壓。

大宦官魚朝恩派人挖了郭子儀的祖墳,面對這種奇恥大辱,郭子儀都忍了。但僕固懷恩忍不了,當河東節度辛雲京拒絕他進城,說他要造反的時候,他馬上就上奏朝廷要求殺了辛雲京。

另一個平叛功臣李光弼的情況與懷恩類似,他是契丹人,也是個異族。面對唐朝的不信任,他也在吐蕃打進長安之時,選擇擁兵觀望。這和郭子儀在關中奔走赴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估計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三位名將的人生軌跡出現了不同的走向。

我們可以大概推測,僕固懷恩的內心可能存在兩個世界:

一個是漢繫世界;

一個是胡繫世界。

他們在漢繫世界裡,接受了君臣父子的儒家思想,所以他在反叛的事情上表現得很猶豫。他老媽拿刀追着他砍,也是這種忠君思想的表現。

如果兩個世界能夠達成平衡,自然一切相安無事。

但如果漢繫世界不能容納他的時候,他就去追尋心中的胡繫世界。

所以,最終僕固懷恩還是反了。

最後我們來說說,史料裡對僕固懷恩的評價。

從唐書的評價上看,似乎對僕固懷恩持同情的態度,並沒有把他和安祿山等人相提並論。

例如在《僕固懷恩傳》裡,舊唐書的作者用了80%以上的篇幅列出他的功勞和向皇帝自辯的上奏。

其中寫到懷恩一族“滿門忠烈,鹹願殺身,野戰攻城,皆先士卒。兄弟死於陣敵,子侄沒于軍前,九族之親,十不存一,縱有在者,創痍遍身”。

新唐書裡還寫了唐朝大臣也不太相信懷恩要造反,顏真卿與代宗說:“明確表示懷恩要反的人,就辛雲京、李抱玉、駱奉先、魚朝恩四個,其他朝臣都認爲他冤枉。”

另外《新唐書》還補充一條舊唐書裡沒有的內容,“大曆四年,冊懷恩幼女爲崇徽公主,嫁回紇”。

要知道,按唐朝的法律叛逆是滅門之罪。

代宗能收養懷恩之女,說明唐朝也沒對懷恩家族下狠手。

不過,這種優待也可能是顧及回紇可汗的感受,畢竟人家也是實在親戚。

最後是僕固懷恩的墓一直在靈州保留下來,沒有受到破壞。

清朝時期的靈州知州,還曾寫了一首詩:

唐代當中葉,漁陽起叛藩。

曉雄出裨將,義憤救中原。

酣戰摧強敵,孤軍領外援。

假威添虎翼,協力剪鯨吞。

壞道沉碑失,陰崖破冢存。

悲風作嗚咽,疑是健兒魂。[5]

有關回紇與僕固懷恩的事情,就講到了這裡了,下一期咱們回到唐蕃戰場,來講講吐蕃的戰爭指揮藝術。

參考書目:

[1]、《回紇史》_楊聖敏;

[2]、《試論僕固懷恩之亂》_曾超;

[3][5]、《評析唐代民族將領僕固懷恩》_吳曉紅;

[4]、《從河東鎮的政治處境論辛雲京與僕固懷恩之亂》_劉永強,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