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局工程出包「球員兼裁判!」 林佳龍坦承:內部制度不完整

臺鐵佳冬車站號誌機故障,險釀2列車追撞事故,後來發現是鐵道施工出包。(圖/翻攝自粉專臺灣便當管理局-附屬鐵路部)

記者胡順惠臺北報導

交通部鐵道局是由鐵工局與高鐵局合併,之前鐵工局負責鐵道系統,高鐵局負責督導管理。立委李昆澤23日在交通委員會表示,鐵道局施工疏忽今年已發生14起事故,且事故件數每年增加、規模也擴大,若未達運安會調查層級,就是自行調查處理,再將責任推給委外的承包廠商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鐵道局內部制度不夠完善,需進行檢討。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日邀請交通部長林佳龍列席報告。立委李昆澤指出,交通建設固然重要,但行車安全才應是第一目標。鐵道局責任包括監理與新建工程,然而事實上自身卻狀況連連,因鐵道局疏忽導致的事故,每年逐漸增加,2016年發生5件、2017年9件、2018年15件,今年至9月已14件,共影響148列次、延誤5465分鐘、影響3萬4700人次

李昆澤指出,很多事故沒有達到運安會調查層級,一般事故是自己施工、自己調查,很多責任變成是承包廠商的責任,部分事故甚至讓臺鐵局寫報告,相關狀況要檢討,鐵道行車事故調查小組委員有8人,調查主要項目包含調查經過原因,必須檢討鐵道局施工事件每年增加,相關行車調查應該檢討。

林佳龍坦言,已指示道安會報納入,多一道把關,鐵道監理制度還不夠完善,讓人容易有鐵道局球員裁判的感覺,除了運安會着手調查外,交通部也會進行咎責,針對鐵道局內部制度檢討改善。

另外,李昆澤也說,臺鐵局事故數量也持續增加,今年9月前已發生544件行車異常或事故,導致21死、6傷,相較去年同期增加77件,去年則導致18死、18傷。林佳龍迴應,在普悠瑪翻車事故後,臺鐵局進行總體檢,將行車異常標準嚴格化,只要是設備有異常,就會列入統計,相關改善包含新車輛及營運相關問題,必須全面啓動

李昆澤說,行車異常必須提醒提高警覺,108年行車事故造成21死6傷,許多都是旅客跳下月臺、臥軌闖入平交道,及傷警事故造成的,針對相關硬體面建置,平交道示警系統、軌道邊圍籬、月臺上標語宣導等,都必須督導鐵道局增加宣導。

鐵道局晚間發新聞稿澄清,目前交通部鐵路行車事故調查小組之委員計8人,包含鐵道局局長、鐵路警察局副局長及6名外聘鐵路土建機電、營運之專家學者,鐵道局爲交通部幕僚單位,參與鐵路行車事故調查責無旁貸,惟爲求確保調查之公正、客觀及專業,若涉及鐵道局施作工程之事故調查者,未來鐵道局局長將回避參與調查作業,另由其他委員推舉個案召集人

此外,交通部林部長已指示,將交通部道安會報改爲運安會報,未來將就必要之鐵路相關行車事故事件進行檢視,並邀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及外部鐵路相關專家共同參與,提出改進行車安全事宜,以強化鐵路安全監理制度。

針對鐵道局施工疏失狀況逐年增加、規模擴大部分,鐵道局說,近年來承辦臺鐵各地立體化、雙軌化、電氣化等相關改善工程業務量遽增,今年以來因鐵道局所屬工程處施工疏失致發生14件鐵路行車事故或異常事件,確有增加之趨勢,該等事件臺鐵局均向鐵道局反應並要求改善。

14件行車事故或異常事件,鐵道局表示,按交通部鐵路行車事故調查小組作業要點規定,5月9日林邊站維修車正線出軌屬重大事故,8月28日佳冬站運轉保安裝置異常事件經交通部鐵路行車事故調查小組討論涉及行車安全之虞,已予列案啓動調查。

另外12件未符合調查小組事故調查範圍,未啓動調查。鐵道局說,已要求督促所屬工程處確實改進並依契約規定督促廠商改善並辦理扣款,此外仍將透過監理機制督促臺鐵局於鐵道局工程施作區間仍應加強確認行車運轉安全。

對於因施工疏失影響行車延誤或造成事故,鐵道局檢討所屬工程於施工期間確有部分未落實相關品保及安衛標準作業程序,已再次檢討各項標準作業程序,並增訂高階主管督工機制、專案清查計劃並強化施工查覈頻率,務期達成確保臺鐵行車安全。

相關新聞:

高鐵延伸宜蘭進入綜合規劃! 交部允宜蘭站將「三鐵共構」高鐵延伸宜蘭初步方案出爐 林佳龍:環島6小時打造一日生活圈韓國瑜喊成立「觀光部」 林佳龍:他也曾說高雄500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