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物丨“通俄門”隱身男二號:俄羅斯駐美大使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王豐豐 孫萍)遭解職的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定於美東時間8日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就特朗普政府“通俄門”過堂作證。
這一季現實版美劇“通俄門”,將迎來收視率高潮。
2017年5月,基斯利亞克在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內講話。(新華社/法新)
特朗普、科米等人都是“通俄門”中站在前臺的關鍵人物。但風波幕後,有一人貫穿始終,堪稱“隱身的男二號”——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
媒體聚光燈追蹤之下,這個本來相對低調的外交官不經意間成了經常上頭條的“網紅”。就連給他扣上“間諜”帽子的美媒也承認,基斯利亞克的社交能力真是超強。
現如今,華盛頓政客爲了避嫌都不敢見他。想當初,他的晚宴邀請可是人人夢寐以求。
【1、在華盛頓,革命就是請客吃飯】
對很多國家的外交官而言,派駐華盛頓擔任大使可謂外交生涯的巔峰。要接觸、影響美國政府高層,除了背後國家的分量至關重要,大使本人能否與華盛頓上流社會打成一片也是硬指標。
和所有的名利場一樣,華盛頓盛行請客吃飯這一套。只不過在這裡,一般的飯都不算飯,得是夠分量的社交大飯局才能讓這裡的大人物趨之若鶩——而且最好有個高尚的由頭。
比如,每年春天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之後,法國駐美大使熱拉爾·阿羅就會在自己位於華盛頓西北高尚社區卡洛拉馬的官邸舉行“餐後派對”。如果說受邀參加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已經很難,要想得到阿羅的邀請更難。
再如,阿聯酋駐美大使尤素夫·奧泰巴的成名作,就是2014年爲美國國家兒童醫療系統籌款1100萬美元的“兒童舞會”慈善晚會。
這就是遊戲規則。2008年到任的基斯利亞克,選擇迎戰。
2010年,在金融危機的嚴冬之中,基斯利亞克在位於威斯康星大街2650號的俄羅斯大使館爲華盛頓國家歌劇院舉行了一場據說耗資50萬美元的慈善晚宴。
除了裝飾精美絕倫,提供的食品也是高水準,來自俄羅斯的伏特加、黑海的魚子醬川流不絕。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等權貴客人到場。
華盛頓媒體事後評論說,這場晚宴爲基斯利亞克打出了名氣,打開了局面。
【2、他的座上賓不是一般人】
這種上流社會的大場面其實並非基斯利亞克最擅長的社交活動。他最愛的是人數更少、更私密的飯局。
在華盛頓,基斯利亞克手下廚師水平高這件事口口相傳。他也經常邀請和俄羅斯有關係的各界人士去他的官邸。
斯蒂芬·皮弗是布魯金斯學會最資深的軍控專家。曾經擔任過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的他曾多次參與和俄羅斯的軍控談判,與同樣是軍控領域出身的基斯利亞克打了幾十年交道。
皮弗這樣形容基斯利亞克在他距離白宮幾個街區的官邸搞的晚餐會:餐會一般是從在大會客廳裡喝開胃酒開始,然後是正餐,菜品種類繁多,精緻而有創意,充滿俄羅斯風味,佐餐的往往是烏克蘭的辣椒味伏特加,突出基斯利亞克的烏克蘭族身份。
“你絕對會吃撐。”
慢慢的,基斯利亞克的名氣傳開了。他用“飯局”打開了在華盛頓的局面。
美國前駐俄羅斯大使邁克·麥克福爾說,他曾參加過基斯利亞克在2011年主辦的一次晚餐會,共請了大約50人,基本都是美國政府的俄羅斯事務官員,吃得非常好,基斯利亞克在和美方人員建立聯繫上花的心思之多讓他驚歎。
當然,這種辦法到底有多大用很難界定。
與經常能見到美國政府高層的盟國大使不同,基斯利亞克很少和內閣級別的官員打交道。比如,他和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國務卿克里就不是想約就約,更多是和國務院中層官員打交道。
美國媒體援引白宮官員的話分析,美方不搭理基斯利亞克是經過專門考慮的。他們的理由是:既然美國大使在俄羅斯不受克里姆林宮待見,白宮也不會搭理基斯利亞克。
【3、退休之年上了風口浪尖】
對今年就要滿67歲的基斯利亞克來說,不出意外的話,華盛頓的生活應該無功無過地在今年下半年結束。
很多觀察家認爲,他的工作就是執行克里姆林宮和外交部的指令,他本人對俄羅斯外交政策走向影響不大,至少無法和蘇聯時期擔任駐美大使25年的多勃雷寧相比。
然而,今年3月,一向不愛搭理記者的基斯利亞克突然上了美國媒體頭條。導火索是特朗普的愛將、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因“通俄門”辭職。
據美國媒體報道,弗林去年12月29日與基斯利亞克通了5次電話。
當天,時任總統奧巴馬宣佈以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爲由對俄追加新制裁。弗林與基斯利亞克在電話中討論了此事,甚至暗示特朗普上臺後可能會取消制裁。
由於弗林當時還未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此舉涉嫌違反美國關於普通公民不能干預國家外交事務的法律,再加上弗林在媒體曝光後沒有向副總統彭斯坦白真實情況,導致事件越描越黑,最終被迫辭職。
先來科普一下“通俄門”:美國情報部門認定,俄羅斯干預了去年的美國大選,勝選的特朗普競選團隊和克里姆林宮可能存在勾連和交易。特朗普團隊成了情報部門掘地三尺的對象,一波波猛料出現在美國媒體上,基斯利亞克的名字頻現其中。
目前比較公認的是,基斯利亞克在2016年4月第一次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朗普接觸。
當時,多年來一直呼籲美俄建立友好關係的國家利益中心在華盛頓五月花酒店做東,邀請特朗普發表外交政策演講。基斯利亞克是坐在貴賓席的4名外國大使之一,並被介紹給了特朗普。
據美國媒體當時的報道,對特朗普在這一演講中關於要放鬆對俄製裁的表態,基斯利亞克的態度是,我們得走着瞧。
其實,基斯利亞克接觸可能的下屆總統人選,也算是一個駐美大使的分內事。戳視頻聽聽他自己怎麼說。
他自己也對各種質疑很不理解:“這只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外交工作而已,去了解、去認識人,無論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我在美國已經工作了這麼長時間,基本上可以說誰都認識。”
【4、他認識的人不多,也就一個美國吧...】
事關俄羅斯,美國人當然沒那麼好打發。媒體不斷深挖,試圖拼湊出基斯利亞克與特朗普身邊人的“關係網”。
; ;3月2日,在美國華盛頓司法部,新任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美聯);;;;去年7月份的共和黨大會上,基斯利亞克與當時還是參議員的塞申斯接上頭。兩人見面兩天之後,維基解密公佈了第一批黑客竊取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郵件。隨後在9月份,基斯利亞克又和塞申斯見了面。
熟悉華盛頓外交圈工作方式的人說,願意和複雜的國會接觸的外國大使不多,尤其是塞申斯這種在國會山名頭並不響亮的參議員,更少有外國大使拜訪。基斯利亞克本人一般也不大跑國會。
觀察家們認爲,基斯利亞克接觸塞申斯,理由只有一個:塞申斯是第一批支持特朗普的參議員之一,而且向特朗普陣營提供諮詢,是真正能影響到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人之一。事後證明,他也的確是特朗普當選後提名的第一個內閣大員。
2017年2月,基斯利亞克抵達華盛頓國會山。(新華社/法新)
同樣引人注意的是,基斯利亞克還見過“第一女婿”庫什納。
但巧的是,他們全都沒有主動彙報和基斯利亞克交往的所有細節。
很多人認爲,基斯利亞克甚至俄方都沒有很大把握特朗普能戰勝希拉里成爲美國總統,認爲俄羅斯在特朗普身上下了重注並不符合常理。
或許,基斯利亞克和特朗普陣營的交往,也就是無心插柳而已。
即便如此,美國媒體仍然給基斯利亞剋扣上了“克里姆林宮的間諜”“最危險的大使”等帽子。
“與基斯利亞克見面”也成爲社交媒體上玩得飛起的梗。
——“基斯利亞克見了那麼多人,爲啥沒見我?!”
——“全體美國人正在耐心等待與基斯利亞克見面。”
——“難道基斯利亞克不是爲黑衣人工作嗎?所有見過他的人都忘了這事。”
——“如果你感覺自己似乎沒見過基斯利亞克,不要着急否認,要慢慢回憶。”
對於這些風言風語,俄總統普京這樣回擊:那些攻擊基斯利亞克的美國人都得了妄想症,應該吃藥。
【5、從低谷開始,在低谷結束?】
在華盛頓這個地方,有地位的機構貌似都喜歡建在山上。比如,國會在國會山,國家大教堂在聖奧爾本斯山,海拔都比較高。
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建在華盛頓第三高的山頂。這座白色大理石外牆的蘇式建築高大、堅硬,充滿棱角,由曾設計過克里姆林宮大劇院的蘇聯著名設計師波索欣設計。
佔地這麼拉風,自然容易引人側目,一度就出現過俄方利用大使館海拔優勢搞監聽的傳言。這當然是假的,事實上,反而是美國情報部門曾在俄羅斯使館地下挖過一個隧道想搞監聽。
2017年5月,基斯利亞克在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內講話。(新華社/法新)
也正是在這種對立頂峰的1981年,基斯利亞克來到美國,成爲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團的二秘。
三十多年過去,他已經在駐美大使的位置上幹了快十年,美俄關係似乎又在多個輪迴之後跌到了谷底。
事情在基斯利亞克剛來華盛頓當大使的時候可不是這樣。他是俄美關係重啓的直接推動者。
2009年3月,也就是在他就任駐美大使7個多月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日內瓦共同按下一枚寫有“重啓”字樣的紅色按鈕。
目前有消息說俄羅斯政府已決定由國防部前副部長安東諾夫替代基斯利亞克擔任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可能將於7月正式離任,有傳聞說他可能前往聯合國就職。
在今日美國,反俄儼然成爲政治正確,華盛頓政治圈對俄羅斯大使唯恐避之不及,何況基斯利亞克還深陷輿論漩渦。
俄外長拉夫羅夫5月訪美時,白宮拒絕給美媒提供會晤照片。但俄方事後放出的照片中,美國人赫然發現,特朗普與拉夫羅夫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見面時,基斯利亞克也在場。
這個細節令人玩味,白宮出於某種考慮,很可能故意不向外界透露基斯利亞克參加會見這個信息。
“有時候,我感覺我好像回到了從前,因爲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經歷過這一切,”基斯利亞克近期說,“對一個致力於在兩國之間建立更好關係的人來說,這真是無比的失望。”
(原標題:天下人物丨“通俄門”隱身男二號:俄羅斯駐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