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藍色通道 點線面織密物流網

繁忙的天津港。

「天津港的服務功能完善、口岸通關效率高,近年來我們和天津港物流發展公司的全程物流合作更加緊密了。」長城汽車股份公司國際物流部負責人表示,現在公司每月發往國外的貨量,從原來的100標準箱增長到200餘標準箱,綜合物流成本明顯降低。近年來,爲更好發揮天津港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大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目前效果已逐步顯現。

天津統籌區域和港航發展大局,積極構建以無水港爲點、以鐵路公路爲線、以整個腹地爲面,「點線面」相結合的物流網路。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智慧大會上,北方國際航運研究院宣佈成立。此舉填補了天津在國際航運專業研究領域的空白,進一步提高了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的決策水平。

建5個航運服務集聚區

近些年,天津市高水準建設小白樓、東疆、于家堡、北疆南疆、航空物流區五個航運服務集聚區。進一步完善航運服務體系,提升船舶運輸等傳統航運服務業水平,大力發展航運金融、保理等高端服務業,吸引更多航運企業、金融機構、海事法律組織來津落戶。

東疆保稅港區的融資租賃業領跑全大陸,航空租賃、國際船舶租賃業務持續增長,醫療、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租賃業務也加快佈局。多家知名航運物流企業以東疆爲平臺,進入航運高端業務市場。

東西雙向 陸海聯動

2018年6月,首列搭載着太陽能玻璃等出口貨物的海鐵聯運班列由安陽出發,順利抵達天津港。至此,天津港集團公司打通了第二條與中原地區緊密連接的多式聯運通道,爲天津加快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和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撐。

2018年8月,載有3300噸首鋼冷卷的「寶迪」輪靠泊天津港碼頭,標誌着天津港「水上巴士」內支線首航成功。該專案降低貨物集港運輸成本,有效促進重型柴油車減排,並且發揮貨源聚集效應,增強了航線優勢。

海闊天高,大有可爲。到2020年,天津港將基本形成體系結構合理、內外銜接高效、通道便捷暢通的立體綜合港口集疏運體系;機場基本建成區域樞紐機場和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實現自貿試驗區口岸監管服務功能複製推廣,基本建成符合國際慣例的口岸監管體系;建成全球重要的航運資源配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