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升旗,藏着中國人不知道的秘密

天剛矇矇亮,國旗護衛隊準時出現在天安門前。

從金水橋頭到國旗杆下,他們需邁出96步正步,代表着中國960萬平方公里。

寸步不少。

擎旗手將國旗從旗杆底部升至頂端,用時2分07秒,這是太陽滑出地平線的時間。

分秒不差。

當第一縷曙光從東方照向中國時,五星紅旗便會在天安門廣場上空迎風飄揚,伴隨着鏗鏘有力的《義勇軍進行曲》,喚醒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365天,國旗護衛隊始終如此。

堅定的步伐未變,筆挺的身姿未變……

唯一改變的,是手中那疊莊嚴的五星紅旗。

是的,你沒聽錯。

天安門升旗儀式所用的國旗,每天都會更換。

1年365天,73年是26645天。

這麼多國旗,去哪了?

國旗的使命

天安門的國旗之所以頻繁更換,是因爲它不允許有絲毫破損。

必須“清清白白”地來,“清清白白”地走。

因此,天安門國旗「服役時間」極短,清晨上崗,傍晚便光榮下崗。

功成身退後,它的歸宿不是埋灰的倉庫,更不是骯髒的垃圾桶。

國旗護衛隊會將它精心疊放進定製旗盒中,標明日期和編號,那是它獨一無二的姓名。隨後交給低調的神秘組織——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統一收藏管理,由此開始新的使命。

它可以是文物。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天安門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歷史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

它聽過宣佈新中國成立的龍吟,吹拂過這片土壤改天換地的氣息。

看見它,彷彿看見那一天的波瀾壯闊。

天安門升起的第一面國旗

它可以是戰友。

1999年11月20日,一面五星紅旗伴隨「神舟一號」出征太空,代替億萬國人,探索星辰大海,它們共同開啓了中國航天的新時代。

2000年1月1日,21世紀的第一天。

在億萬國人的注視下,這面凱旋而歸的國旗在天安門前緩緩升起,它身披浩瀚星河,點亮華夏大地。

它可以是榮譽。

莫言作爲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2021年3月10日,一面名爲「2012年10月11日」的天安門國旗,就被贈予莫言文學館,該日期,正是莫言獲獎的那天。

無言勝萬語,一旗頂千金。

對莫言等爲國爭光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獎賞,比一面天安門前升起的國旗更榮光。

當然,它更爲特殊的使命,是作爲英雄的勳章。

英雄的勳章

2022年元旦前夕,一面「2021年8月1日(建軍節)」的國旗跨越5000多公里,從天安門廣場來到遙遠的喀喇崑崙。

這裡是中國的邊境,更是和平年代的生命禁區。

2020年6月15日,戊邊戰士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四人將生命永遠留在了這裡。

那天,印度軍人悍然越過邊境線,踐踏中國領土。

團長祁發寶雙臂張開,隻身攔在上百名“惡徒”面前,試圖阻攔。

誰曾想,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入侵,對方根本不願交涉,甚至手持鋼管、硬石朝祁發寶攻擊。

霎那間,祁發寶頭部遭到重創,當場受傷。

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數量,其他戰士沒有絲毫退縮,立刻加入戰局。

最終,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三人英勇犧牲。

23歲的王焯冉在支援途中,由於冰川河水過於湍急,一股突如其來的激流將他和戰友衝散。

好幾名隊友跌落刺骨的河內,生命危在旦夕。

王焯冉沒有猶豫,一個猛子扎進河裡,拼盡全力將他們推上岸。待隊友得救後,他早已精疲力盡,身子骨都被凍得失去知覺。試圖上岸時,一隻腳不小心被水中巨石卡住,掙脫不得。

意識朦朧之際,他留下一句“照顧好我老孃”後,身體便倒在激流中。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像王焯冉等人一樣爲守護喀喇崑崙而犧牲的戰士,足足有112位。

他們將生命懸於一線之上,攀雪山、踏險峰、渡冰河、鬥外敵,是爲了守護祖國的分寸疆土,更爲了守護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當這抹鮮豔的中國紅綻放於凜冽的冰河旁,便是他們功績的最好證明。

從喀喇崑崙往東北方向行進,穿過一望無際的興安林海,便來到了漠河北極村。

這裡駐紮着一支我國最北的消防救援站——北極村消防救援站。

不是北極,勝似北極。

消防戰士每天5點,就要扛着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工作,工作難度指數級高於其他地方。

18歲的古誓言來到北極村的頭幾天,凍得連眼睛都睜不開,別說出警救火,連動動手指頭都得咬緊牙關。

每次出警回來後,脫衣服也是個大難題,低溫讓它死死地凍在自己身上,根本掰不開,必須用棍子敲打很久才能脫下來。

圖源:黑龍江網

更何況,北極村雖偏,事情可不少。

它作爲5A級景區,每年都有上百萬遊客趕赴此地,吸着香菸,住着木頭房子,闖着深山老林,可謂危機四伏。

2021年3月,一名遊客被困深山,如果不及時救援,將會被活生生凍死。

消防戰士火速抵達目的地,然而他們面臨的困境不止是搜人,還有寒夜的低溫和沒過膝蓋的積雪。

一腳下去,可能是平地,也可能是深坑。

兩公里山路,他們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痛覺和寒冷同時刺激着身體,意識隨時處於飄忽的狀態。

找到昏迷的遊客後,幾位戰士一邊擡着擔架,一邊爲保持清醒,不時往嘴裡塞雪,才得以準時將遊客送達醫院。待回到寢室脫了鞋,他們的腳踝早已腫得沙包那麼大。

這種冰與火的淬鍊,365天,他們一刻不歇。

圖源:新華社

他們辛苦、危險,但絕不孤單。

茫茫冰天雪地中,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將承載着我們的感恩,陪伴他們。

偉人的棺槨

2021年11月15日,袁隆平院士的骨灰安葬儀式在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舉行,現場的幾樣東西直戳淚點。

一是墓蓋上的兩隻碗,一碗粳米、一碗稻穀。

粳米的碗壁上刻着“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稻穀的碗壁則寫着“紀念農民豐收節”。

中國人口衆多,一代又一代人不停地與飢餓進行抗爭。

終於在袁隆平等人的努力下,14億國人吃上了飽飯。

這兩碗米,是他留給我們的禮物,也是我們對他的思念。

二是一把小提琴。

擁有它,是袁隆平從小到大的夢想。

1953年,他用自己的第一筆工資買了把27元的小提琴。

歲月漫長,科研艱辛,每當他面臨難以攻克的難關時,都會自我安慰:“我還有一把小提琴。”

小提琴,便是他的精神支柱。

三是骨灰盒上的五星紅旗。

袁隆平院士一生埋首農田,鑽研田野,是爲了這面紅旗和身後的億萬國民。

他在“紅旗”下誕生,也在紅旗下長眠。

就讓這面五星紅旗,化作偉人的棺槨吧。

2021年9月15日,郭永懷事蹟陳列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這是一面「2016年10月16日」的天安門國旗,升旗那天,恰好是郭永懷事蹟陳列館的開館之日。

或許有人已經忘記郭永懷是誰,但提起“兩彈一星”絕不陌生。

他,正是這項偉大事業的元勳。

在那個帝國主義對我們虎視眈眈的年代,正是因爲郭永懷等科學家義無反顧地投身“兩彈一星”,中國才能突出重圍。

悲慼的是,郭永懷卻突遭變故,猝然離世。

1968年12月4日,郭永懷在青海奮戰整整兩個月後,終於對「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取得突破性進展。

他高興極了,決定立刻飛到北京,交付這份重要數據。

同事勸他:“晚上飛機不安全,要不明天再走吧。”

郭永懷一刻都不想等,笑着說:“沒事,晚上更好,睡一覺就到了。”

第二天清晨6點,當飛機抵達北京上空時,突然失去平衡,不停地在空中左右擺動。

還未等軍隊援救,它已轟然墜地,隨着一聲爆炸,燃起熊熊火焰。

等救援部隊撲滅大火,郭永懷和警衛員牟方東已被燒成焦炭,兩人的胸口中間,夾着一個完好無損的皮質公文包,正是那份重要數據。

他們即便身陷絕境,也要拼死保護它。

郭永懷守護了我們的未來,我們也理應紀念逝去的他。

這面國旗,便是最好的證明。

今日中國的強大,離不開千千萬萬負重前行的英雄們。

他們有的已經離開了我們,有的依然堅守在前線。

他們奉獻一生,只爲讓普通的我們過上安定的生活。

致敬他們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這面沐浴過中國第一縷晨光的五星紅旗,是獨屬於中國人的儀式和浪漫。

如果可以的話,當你在天安門前觀看升旗儀式時,能否投以致敬的目光。

因爲它,將是下一位英雄的勳章。

本文轉自“視覺志”

編輯: 影子

責任編輯:小蘆

1.

2.

3.